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政治网 > 政治教学 > 教学设计 > 八下第十课第二框《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

八下第十课第二框《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
来源查字典政治网| 2015-03-05 发表| 政治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政治教学

【课标内容】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1.5“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成长中的我”中“自尊自强”部分:2.5“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单元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对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还缺少自觉维护正义的意识和责任感,当非正义事情发生时缺乏应对能力。同时,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阶段,对“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些重要问题不很清楚,更不要说付诸行动。这节课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感悟体验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做正直的人、做自觉维护正义的人。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抡车男”案例的探究,引导学生崇尚正直的优良品德,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

2.通过对“抡车男”郭小亮事迹的肯定、赞美,培养学生具有积极主动见义智为、匡扶正义的时代精神。

3.通过对“让校规看守哈佛”案例的两难选择,帮助学生树立以自觉遵守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抡车男”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分辨能力,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

2.通过“我帮明明来支招”的拓展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能力。

3.通过“评选正义之星”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维护正义的践行能力。

(三)知识目标

1.通过对“抡车男”案例的探究和对“让校规看守哈佛”案例的两难选择,帮助学生了解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

2.通过对“让校规看守哈佛”案例和“抡车男”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3.通过对“让校规看守哈佛”案例的两难选择和“我帮明明来支招”的拓展研究活动,帮助学生明确社会成员遵守社会制度和规则,就是维护正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2.难点: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自觉维护正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1.教法:案例教学法。

2.学法:合作探究法。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为主的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为主的活动

学生为主的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热点聚焦】播放视频:“抡车男”见义勇为。


提问:在“抡车男”郭小亮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2009年12月,郭小亮砸车见义勇为的视频被全国各大网站转载。不少网友评论说,郭小亮有勇有谋,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一个敢于维护正义的人,我们这节课就学习“自觉维护正义”。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热点新闻事件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探究平台】明辨是非


探讨:


(1)在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正义的行为和非正义的行为?你对这两种不同的行为各持什么态度?


(2)你看到“抡车男”有哪些机智的行为?你赞同他“逃跑”的做法吗?


(3)“抡车男”喜获温州市政府表彰,被授予“二等治安荣誉奖章”。政府为什么要表彰“抡车男”?


教师:国家赞扬和支持正义行为,谴责或制裁非正义行为。社会的稳定离不开社会公正,公正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对公民个人来讲与非正义行为斗争是有正义感的表现,也只有在一个公正的社会中,公民的各项权益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提问:“抡车男”郭小亮的事迹对于你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有什么启示?


观看视频:“抡车砸飞贼七大遐想”。


教师:做有正义感的人要坚持正义的标准,要为人正直。为人正直是做人最基本的品德,是有正义感的基础。


做有正义感的人要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正义的首要要求是不伤害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甚至生命是最严重的不正义。


我们未成年人面对非正义行为时不仅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还要向郭小亮学习:见义智为、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过渡:正义需要制度和规则来维护。我国各级人民政府都出台了相关的《见义勇为条例》,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奖励和保护。下面我们就看一个有关正义与规则的案例。


【探究平台】两难选择


学生阅读资料《让校规看守哈佛》。


提问:如果你是这名哈佛学生,你会选择怎么做?如果你是哈佛校长,你又会怎么做?你如何评价霍里厄克校长的做法?


教师:规则可以促进社会公正,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要想生活在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里,就要自觉地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并通过制度、规则和程序来保障自己的利益。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制度和规则,就是在维护正义。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明辨是非。

















学生思考,总结归纳。























阅读资料,思考交流。



引导学生感悟“正义感”,理解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


引导学生理解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明确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不仅要见义勇为,还要见义智为、见义巧为。






道德两难选择帮助学生理解正义需要制度和规则来维护。


拓展研究


【学以致用】我帮明明来支招


初二(1)班的明明喜欢“织围脖”,他把最近遇到的一些难题发到了网上,请你从“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这个角度帮帮他,并讲明原因。


教师:我们应鄙视非正义行为,当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必要时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当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有正义感的人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求助;当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有正义感的人会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


小组讨论、阐述观点、全班交流。

小组讨论、阐述观点、全班交流。

课堂

小结


正义感不仅体现在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敢和坏人坏事做斗争方面,更体现在人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救死扶伤、扶贫济困、抢险救灾等行为都是有正义感的表现。有正义感,更要身体力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人人都是参与者,实践者。我们应处处、时时、事事都以正义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所为,有所不为。让我们从遵守校规校纪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自觉维护正义!




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析问题,并检查对照自身行为。


总结归纳、情感升华。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用智慧的双眼发现身边的正义行为,并评选出我们班的“正义之星”。

学生评选“正义之星”,写颁奖词,下节课交流。

践行正义,由知到行。

板书设计


自觉维护正义

做有正义感的人


1.为人正直


2.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


3.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巧为)


4.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


【八下第十课第二框《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第二课 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第十课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

第三课 第二框法律规范经济行为

第五课第一框题 人生难免有挫折

《人贵有自尊自信》教学设计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二课 第二框 历史的选择

《人贵有自尊自信》教学设计

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 教学设计(一)

第四课 第七框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人教版初三年级第三课第一节第二框题《我国的人口问题》

最新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热门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精品推广
教学设计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