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政治网 > 政治教学 > 教学参考 > 选取相近例子,提高哲学课堂质量

选取相近例子,提高哲学课堂质量
来源查字典政治网| 2013-01-22 发表| 政治教学分类:教学参考

政治教学

摘 要:在高二《哲学常识》教学中,教师选取与教材内容相近的例子,如诗词、名言、事例、漫画、图示、习题等,能达到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更好诠释教材观点、发挥学科德育功能,提高学生双基能力的课堂效果,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关键词:哲学常识;课堂教学;教法研究

在高二《哲学常识》的教学中,我有意识、有目的地根据教材内容,选取与之相近的例子如诗词、名言、事例、漫画、图示、习题等,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教材中的例子往往是为了说明概念、观点或原理,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说服力。但限于篇幅,有的地方为了说明某个观点,教材只选取了一个例子,有的地方选取的例子对学生来说又不是很熟悉。由此,教师选取相近的例子就能弥补教材的不足。如教材在阐述“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根本不同”时,引用了一首唐诗:“桑条无叶在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并分析:由于种田人和朱门富户的立场不同,所以对干旱的天气和下雨的天气的看法也完全相反。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观点,我向学生举了苏东坡描写庐山的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提问学生:为什么诗人对庐山会有各种不同的认识,乃至于不识它的真面目?学生的回答很一致:这是因为诗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可见,立场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不同。人们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必须端正立场。

再如,为了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个观点,教材举了例子:古时候河北沧州一寺庙前的一对石兽滚落河中,人们对从何处打捞石兽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应从石兽滚落的地方打捞,一种认为应从石兽滚落的河的下游打捞,一种认为应从石兽滚落的上游打捞。究竟哪种意见正确,只有通过打捞石兽的实践去证明。最后,人们从河的上游找到了石兽,实践证明第三种意见是正确的。这个例子很有说服力。在课堂上,我向学生介绍了他们比较熟悉的潮州湘子桥上的鉎牛的故事。湘子桥是潮州一处著名的景点,位于韩江的中下游。现在的湘子桥上有一只鉎牛,但据说,古湘子桥上本来有二只鉎牛,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其中的一只掉落了韩江。因此,潮州民谣曰:“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舟。廿四楼台廿四阁,二只鉎牛一只溜。”讲到这里,我问学生:如果真的有一只鉎牛溜落韩江,要找到它,该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应从鉎牛溜落的江的上游中找。我再问: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老师讲的例子同教材上的例子相近,既然石兽可从河的上游中找到,鉎牛也可从江的上游中找到。这个例子,贴近学生的实际,启发学生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更好诠释教材观点

选取相近的例子,从另一角度诠释教材的观点,有的比教材中的例子更直观、更生动。如,在分析“事物在总体数量上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这个观点时,教材举了石墨和金刚石的例子。二者是化学中的一对同素异形体,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就完全不同。例子分析之后,我再向学生举出了化学中的另一对同素异形体──甲醚和乙醇,并展示了二者的化学结构形式(如图1),结果,学生仔细比较就明白:由于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排列不同,导致了甲醚和乙醇不同的物理性质。通过图示,学生对教材中的观点的理解更加深刻。

甲醚和乙醇的化学结构形式

图1

又如教材在分析“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时,列举了喜与悲、难与易、福与祸、攻与守、胜与负、战争与和平、正确与错误等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朝着对立面转化,但没有举出在什么具体的条件下可使矛盾双方转化。为此,我另举了二个成语:乐极生悲和苦尽甘来供学生思考其中矛盾转化的条件。学生稍加思索便能指出:“极”和“尽”分别是乐转化成悲、苦转化成甘的条件。

三、发挥学科德育功能

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哲学常识》的教学同样要注意充分发掘教学内容,发挥它的德育功能,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取相近例子,同样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例如教材在阐述“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中的“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时,选用了一幅漫画“分工负责”(如图2),在先让学生观察漫画后,我问学生:如何评价图中几个人的做法?学生回答:蹲着的三个人所做的标志都是同一个方向,是具有全局观念的表现;而站着的那一个人所做的标志与其他人相反,是没有全局观念的表现。我接着问:站着的人这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学生回答:会使标志互相矛盾,使人辨认不清。此时,我向学生展示了另外的一幅漫画“各有标准”(如图3),学生看后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这幅漫画与教材中的那一幅漫画真是异曲同工,同样是在批评那种没有全局观念的行为。见此,我向学生指出:小至一个人、一个地区,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人们办事情,如果没有全局观念,不仅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造成不应该的损失。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有全局观念。学生听后,点头称是。

图2

图3

再如教材在分析“理想的实现,从主观方面来讲,特别需要艰苦奋斗”时,设计了想一想历史上的“卧薪尝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等警句格言,共同体现了什么精神?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这些警句格言共同体现了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里,我再向学生介绍了清朝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的学问三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并引导学生,像王国维提出的那样,一个人只有耐得住寂寞,不断钻研和探索,才能最终学有所成,乃至成为一个学问家。这种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任何理想的实现,都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个人的理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想乃至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学们只有认真读书,不懈追求,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四、提高学生的双基能力

为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教材在每一课后面都安排有“理解测试”这一环节。为此,选取相近的题目供学生练习,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运用更灵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双基能力。比如,第六课的“理解测试”中的“想想”之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这句古语的正确性在哪里?”在课堂练习中,我先让学生通过思考并得出结论:句中的“仓廪实”和“衣食足”属于社会存在,“知礼节”和“知荣辱”属于社会意识。只有“仓廪实”才能“知礼节”,“衣食足”才能“知荣辱”,因而这句古语的正确性在于能揭示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然后我提问学生:这句古语是不是能正确地揭示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学生回答:不能。它只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没有揭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此时,我向学生举出了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一道辨析题:“‘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话正确地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供学生思考。经过探讨,学生最终得出结论:这句话仅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关系的一面,即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决定作用,但它忽视了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反作用,忽视了精神文明需要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建设,因而辨题的观点是片面的。这样,经过思考、讨论、比较这两道题,学生不仅能全面地理解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而且能领会针对不同的题型特点进行审题和解题的基本思路。

相近例子的选取,需要教师在平时注重知识累和资料积累,并进行用心筛选,这样才能使选取的例子贴近教材和学生实际,才能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的目的。

【选取相近例子,提高哲学课堂质量】相关文章: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说课案

人口问题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教学设计(一)

《人贵有自尊自信》教学设计

《新学校、新同学》教学设计

学生评教应注意的十个问题

巧用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发挥学生主体性,优化政治教学

身边的诱惑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最新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热门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精品推广
教学参考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