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政治网 > 学习园地 > 解题技巧 > 七年级政治下册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七年级政治下册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来源查字典政治网| 2015-12-31 发表| 学习园地分类:解题技巧

学习园地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政治下册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七年级政治下册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1、2005年11月24日,一场由癌症康复者组成的生命之歌艺术团在华中科技大学礼堂演出。其中,在歌声与微笑节目中担当领唱的是武汉崇仁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余乐。她只有14岁,却与癌症抗争了九年,她的演出使白发教授热泪沾襟。这段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 ( )

A、青少年要从小磨练坚强意志,克服不良意志品质

B、磨砺坚强的意志必须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

C、人只有到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才感到生命可贵,才需要培养坚强意志

D、坚强的意志来自自觉磨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6题

①小强因洪水成为孤儿;②小刚年终考试没有得到双百,怕父母责怪自己,心中闷闷不乐;③同学相处不好,班中没有好朋友;④某市重点中学的好学生小袁两次自杀。原因很简单,他随意说了一句议论一位教师胖瘦的话,班主任没有问清原因,就批评他,并让家长带他向那位教师赔礼道歉;⑤小玉因唯一的亲人爷爷去世,痛不欲生。他牢记爷爷要扛住生活的苦,好好活下去的临终叮嘱,振作精神,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高中;⑥小佳身体残疾,行走不便仍刻苦学习,成绩优异。

2、 述事例说明 ( )

A、人生的道路应该是一帆风顺的 B、挫折是可以避免的

C、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 D、挫折只光顾那些倒霉的人

3、造成挫折的因素很多,上述材料中,属于人为因素的是 ( )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

4、对青少年造成挫折的因素,属于家庭方面的有 ( )

A、①③ B、②⑤ C、④⑥ D、④

5、面对困难和挫折,有三种不同态度,上述材料反映正确态度的是 ( )

A、②⑥ B、⑤⑥ C、②④ D、②⑤

6、小玉没有被挫折压倒是因为 ( )

A、他从小娇生惯养 B、他得到了别人的支持

C、他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放弃 D、他有正确的生活目标

7、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患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的话告诉我们 ( )

①挫折是坏事,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②挫折给人以生理和心理上的打击,造成生活道路的曲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③挫折具有两重性,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④对敢于面对挫折的人来说,挫折孕育着成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在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21个平均年龄21岁的聋哑演员将舞蹈《千手观音》演绎得天衣无缝、美妙绝伦。广大观众对这个民族特色浓郁、极富传统文化韵味的舞蹈做出了震撼、感动、流泪的评价。据此回答89题:

8、这个节目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主要是 ( )

①赞美了观音菩萨的慈悲心肠②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③人们对观音菩萨的迷信和崇拜④残疾演员具有坚强的意志、自立自强的精神感动人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这些生活在无声世界中的残疾演员在排演《千手观音》的舞蹈时,为了能够和音乐的节奏配合得完美无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它给青年学生带来的启示有( )

A、战胜挫折、自强不息 B、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C、敢于继承、敢于批判 D、博采众长、发扬光大

10、自我疏导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 )

①向老师、父母和朋友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苦和烦恼,以缓解压抑的心理②换一个能使自己心情好转的环境③把怒气和悲愤转化成动力,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的目标④随便找一位同学打一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1、我们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有 ( )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②要正确的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③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④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造,积极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③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④法律是靠社会舆论、习惯和信念来维持的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辍学后不思悔改,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受到公安机关的拘留。后来为了搞到钱,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经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内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据此回答1315题:

13、你觉得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 ( )

①交友不慎②自制力差③道德水平低④法制观念淡薄⑤交了许多好朋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4、陈某有过知耻的心理,最终还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渊,给你的启示是 ( )

①谨慎交友②提高自制力③提高道德水平④提高法制观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该 ( )

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②维护法律的尊严③自觉依法自律④加强自身法律修养⑤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6、据《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原阳县少数不法商户出售毒米导致一些消费者中毒,给素有江北金牌米市之称的原阳县大米市场以沉重打击。在该事件中,销售毒米的经营者 ( )

①违背了平等的原则②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③侵犯了消费则的人身安全④破坏了经济秩序,是犯罪行为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据《法制日报》报道:浙江省金华市一名中学生,因承受不了学业竞争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了自己的母亲。温州市有两名中学生为勒索钱财将自己的同学乱刀砍死。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依据材料回答1719题

17、材料中的中学生的行为均为 ( )

A、违宪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此类违法行为的是 ( )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破坏公安机关执法

C、触犯刑法的行为 D、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9、上述案件中的中学生最后被判处 ( )

A、对学生家长处以罚金 B、由学生家长领回家进行教育

C、剥夺学生的政治权利 D、最高可判处死刑

20、我国公安机关开展声势浩大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在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和人民群众支持下,一批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被打掉。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本材料鲜明的反映了 ( )

①打黑除恶维护了社会秩序②公安机关是我国的治安保卫机关③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④我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1、初中学生王某经常迷恋上网,有时甚至几天都不回家,把学业荒废了,老师批评他,他却说: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而且在网上还能学习,谁也管不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王某上网是个人私事,老师不应干涉

B、网络传播许多不健康的东西,学生不能上网

C、适龄少年、儿童必须依法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老师批评是正确的

D、受教育是王某的权利,王某可以放弃,老师不应干涉

22、据有关部门调查,在我国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绝大多数在违法犯罪之前很少或根本未接触过法律知识。他们视法律为儿戏,在作案时不知道或根本没想到这是违法犯罪行为,也不知道或很少知道这种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这说明 ( )

A、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淡薄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B、我国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现象日益严重

C、法制不完备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

D、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

非选择题部分

23、心理诊断:教师经常惊奇地发现,有些历来成绩好、在学校几乎没有遭受什么挫折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受到某种打击后就一蹶不振;而有些差生因升学无望而较早参加工作,他们的工作环境不是很好,并且经常遭受更多的生活压力,但却能轻松得挺过来,有的还在某一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1)请你诊断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5分)

(2)说一说,差生的优势是什么?(4分)

24、阅读理解: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壳而出。但是,蝴蝶出壳后,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去了。

(1)蝴蝶为什么那么快就死掉了?(4分)

(2)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分)

25、阅读感悟:某同学在考试时,因为一道题解不出来,一气之下把考卷撕碎,离开了考场,从此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自暴自弃。

某同学在年终考试时,把本属于自己强项的语文考砸了,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试卷发下来后,他冷静地分析了自己出错的原因,认认真真地把试卷重新作了一遍。为了加深理解,还在笔记本上几下做错的题目和产生错误的原因,使这次失败成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

(1)以上两名同学都受到了什么挫折?

(2)两种对待挫折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同后果?为什么?

26、我做小法官:下列行为是否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请说明理由。

(1)受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的影响,父母要上初二的女儿进城当保姆。

(2)国家有关部门查处并销毁淫秽光盘。

(3)某学生违反班机纪律,班主任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4)一些地方的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馆、公园等场所相继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5)学生小王因考试不及格,父亲一怒之下,把他打了一顿。

27、我做辩论家:东东同学成绩较好,特别喜欢名牌产品。一天,他在商场看中一辆价格1000多元的山地车,回到家里,向下岗的父母要钱,被拒绝。东东很难过,心又不甘,他可能有以下几种做法:

A、向亲戚、同学骗钱购买;

B、辍学打工挣钱购买;

C、下决心认真学习,长大后一定多多挣钱买名牌产品。

(1)请你对东东的以上三种做法进行评析。

(2)如果你是东东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8、活动与探究:

据《法制日报》报道:辽宁省建平县向阳乡青年农民胡桂兵横行乡里,无恶不作。被自己的叔叔、堂兄用棍棒活活打死。被害人的父亲与凶手拟定了一份《死亡协议》,议定由二凶手付给死者的父亲6000元私了此事。案发后,二凶手被拘留审查。其间有103位农民联名上书要求公安机关为两名英雄放行。阅读材料后,请你以民情能大于法吗?为题写一篇小论文,200字左右。

民情能大于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情提示:恭喜你!试题全部答完了!是否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过别急,不妨再检查一遍你的文字哦!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D、2C、3D、4B、5D、6D、7C、8 C、9A、10A、11A、12A、13A、14A、15A、16B、17 C、18 B、19 D 、20C、21 C、22 A

非选择题部分:

23、(1)成绩好的同学,在学校期间几乎没有在学习上遇到过什么挫折,所以感觉到什么事情都会一帆风顺,没有磨练自己的意志,所以一旦到了社会上,遇到困难之后就会出现材料中的情况。(2)成绩差的同学,在学校期间会遇到很多很多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无形中就锻炼了他们克服挫折的能力,增强了意志力,到社会之后,遇到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24、(1)原因是蝴蝶失去了成长的必然过程。蝴蝶的成长必须在蛹中经过痛苦的挣扎,等到翅膀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2)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

25、(1)两名同学都是在学习上遇到了挫折。(2)一名同学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自暴自弃。因为他遇到困难就放弃了目标,被挫折和困难压垮了;另一名同学却让失败的记录成为鞭策自己的动力。他是意志坚强的人,他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战,把困难当成了垫脚石,最终战胜了挫折。

26、(1)违反。没有让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尽到家庭保护的责任。(2)不违反。因为国家为未成年人创造了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3)不违反。这是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尽到了学校保护的职责。(4)不违反。尽到了社会保护的职责。(5)违反。因为父母没有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

27、(1)这几种做法都不可取。1的做法不道德,也是违法行为,是缺乏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表现;2的做法是违法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没有很好的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履行受教育义务;3的做法认真学习是对的,但学习目的仅仅是为了挣钱是不可取的,青少年要肩负崇高的历史的使命,为振兴中华而学习。(2)凡言之有理,对其进行教育均可。

28、朴素的民风、民情代替不了公正的法律,部分农民法制观念不强。从表面看该凶手似乎称得上是为民除害的英雄,但在法制的社会里,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我国法律虽然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但它一经制定,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不能以民情民意来取代法律。如果顺从民意,释放二犯,就会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严肃性、公正性、权威性,就是对以情代法的纵容,依法治国就会失去群众基础。

【七年级政治下册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相关文章:

2015年高考政治时事热点:北京单双号限行常态化

高考状元笔记:政治课本要与时事完美结合

2014七年级政治上册复习资料

2015中考政治备考:4月国内国际政治时事热点总结(国内)

2015中考政治知识点整理:十个前提

2015备战高考政治主干知识必背之经济生活

2015年高考政治万能公式

2015年中考政治考点归类汇总

2015年高考时事政治应对全策略

2015年中考政治复习:中考政治最后复习方法

最新政治学习园地文章
热门政治学习园地文章
精品推广
解题技巧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