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政治网 > 学习园地 > 解题技巧 > 高二政治下册三单元教案:我们的中华文化

高二政治下册三单元教案:我们的中华文化
来源查字典政治网| 2015-12-30 发表| 学习园地分类:解题技巧

学习园地

【摘要】鉴于大家对查字典政治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二政治下册三单元教案:我们的中华文化,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政治下册三单元教案:我们的中华文化

知识

目标 ①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②明确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③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④了解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

能力

目标 ①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本课信息量比较大,应注重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②综合分析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对文化的理解离不开历史和地理知识,老师要引领学生以文化为主线,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②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本课重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本课难点 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巨大的凝聚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阅读下面两幅图片和材料:

材料 经专家认定:六千多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就是汉字的雏形。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汉字的正式文字从甲骨文开始。按演变的顺序,其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此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即草书和行书。

[思考]

(1)以上图片和材料共同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试加以说明。

(2)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

提示:(1)①共同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是很有说服力的。③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甲骨文作为汉字的雏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强有力的见证。④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特种邮票就是史书典籍的体现。

(2)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②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1.上溯殷周时期, 、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 。

天命神权思想

雏形

2.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 的意义。汉代, 确立了至尊地位。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宏的 。宋元明时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始面临 的冲击。

划时代

儒家学说

全盛时代

宋明理学

西方工业文明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中,

与 是很有说服力的见证。

2. 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它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 。

3.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源远流长

文字

重要标识

史书典籍

汉字

史书典籍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

密切相关。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在 的领导和 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

。弘扬中华文化就是 。

3.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 ,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

相适应,与 相协调,既保持 ,又体现 。

中华民族救亡

图存的奋斗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华文化的繁荣

兴盛

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当代

社会

民族性

现代文明

时代性

1.文化、中华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1)文化与中华文化。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中华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2)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从区域文化的研究视野来看,中国文明属于东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一起构成了世界文明。基于现实的与区域文化的研究视野,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具体的齐鲁文化、楚文化、三秦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区域文化。自文化外部看是一体,以汉文化为主导;自文化内部视之,则呈现出强烈的区域性特征,齐鲁、巴蜀、秦、楚文化,异彩纷呈,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多元。

(3)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从世界文化的角度讲,中华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种,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从研究中华文化的角度讲: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呈现出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民族的骄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前者包含后者。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2.注意区分文字、文学、文物、文明、文化的不同内涵

(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文学:以文学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3)文物: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人类文化遗物。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墓葬、建筑和碑刻;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以及生活用品;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史料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4)文明:一般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其主要含义一是指与蒙昧时代、野蛮时代相对立的文明时代;二是指教化、开化的结果;三是指良好的生活方式与风尚。

(5)文化:广义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例1] (2009山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优秀的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故②表述错误应排除,①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B

[例2] (2009浙江)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

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

C.汉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

[解析] 本题考察《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只有C概括最全面、准确,其余的太片面了!

[答案] C

[例3] (2009广东,不定项)《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这表明 ()

A.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B.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C.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

D.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解析] 《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加以推广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说明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英译本的出现体现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A项说法绝对比,选BCD。

[答案] BCD

[例4] (2008江苏单科)素胚勾勒出青花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解析] 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可以把握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这一关键信息,据此我们可以得出青花瓷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因此选D。

[答案] D

[例5] 目前,孔子学院在国外大量的存在,不断传播着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孔子思想在西方流传至少已有300年的历史。孔子学说被介绍到西方后,孔子就与古代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他和莎士比亚一样,相信和谐、等级、社会秩序和奉行爱国主义。绝大部分西方人对孔子尊敬有加。

德国柏林得月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塑像花岗石基座上刻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孔子名言。德国人把孔子和康德共同尊为教育学的奠基人。德国前总统约翰内斯劳说:中国的先哲孔子在德国广为人知,他的至理名言至今依然能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这位古代东方哲人的形象出现在这个伟大哲学家辈出的国度的公共场所,本身就说明了孔子在德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不仅在德国,而且在整个西方,孔子也倍受推崇。西方出版的100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中,排名第五的是孔子,美国人还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1)孔子思想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他是我国什么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什么时候被确立了至尊地位?

(2)从世界各国对孔子及孔子思想的尊敬和推崇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辉煌,古代中华文化达到全盛时期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开始走向衰微?

[解析] 本题通过孔子思想这一载体考查古代中华文化。本题所设的几个问题,都比较基础,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运用所学的历史文化知识即可回答。

[答案] (1)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当时古代中华文化思想已具雏形;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其至尊地位在汉代被确立。

(2)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期;明清时期,随着中国封建统治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始面临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华文化开始走向衰微。

1.随着________的建立,中华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文化开放的氛围浓郁,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

A.儒家学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至尊地位

B.秦朝

C.汉朝

D.隋唐

[答案] D

2.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的发展历程相比,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A.具有相对稳定性

B.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源远流长,从未中断

D.关注人文价值

[答案] C

3.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西亚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的古希腊文明,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古文明。这些古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这些古老文明遭遇如此命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B.异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C.特殊的地域及自然环境

D.封闭守旧的民族精神

[答案] B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并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限的魅力,其主要原因有 ()

①中华文化从未受到外域文化的冲击

②中华文化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③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具有不断创新的自我超越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5.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大,汉字拉丁化的倾向也尤为严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普及英语是对外开放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②汉字拉丁化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应尊重本民族的文化

④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引进的成分越少越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走进济阳周氏庄园

一座矗立数百年的豪宅

一段曾经辉煌的家史

一片所剩无几的断壁残垣

这里的主人中出过数名进士,有两位兄弟在清嘉庆年间分别任湖南、湖北道台

如果不是亲自走进这所宅院,很难相信这里曾经拥有那样的辉煌。古宅的一砖一瓦、一台一榭以及已经褪色的雕梁画坊,无不显示着以往主人的尊贵和富有。然而,世事多变,这片巍峨庞大的古代庄园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沧桑,已衰败不堪了,只有从仅存的断壁残垣中,我们仍能依稀看到昔日主人的风光和气派。

值得炫耀的家谱

周氏庄园位于徒骇河北岸的济阳县垛石镇后楼村,占地面积15600余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宅院最早的主人是该村人周耀德,他出身巨富,于明万历年间中进士,虽官职不高,但凭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产跻身宦海,成为当时的社会名流。于是他耗重金修筑了这所足以象征身份地位的豪宅。相传周耀德的族兄最早在前楼村也修筑过一所宅院,前楼、后楼因此而得名,但前楼村的宅院不知何时、何故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而周耀德修筑了这所宅院后,周氏家族门庭兴旺,喜事连连,先是他的两个儿子先后考中进

士,随后他的二三代孙又有几人考中进士或举人。至清朝嘉庆年间,周耀德的六代孙周天民、周成民两兄弟分别成为湖南和湖北道台,官至四品,这使周氏家族的声望和势力达到顶峰。从周宅残留的遗物中我们还能看到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员为周成民母亲祝寿而送的精刻红木楹联。

身为道台的周氏兄弟,以周成民名气最大,在职时间也长。他虽为官宦,却能勤政为民,亲善乡里。据济阳旧志载:周成民,历任显宦,所在多惠政,尤喜义举,曾为家乡捐资立学,并资助贫寒子弟多人,他为官期间,没有在家乡修房买地,只在江西景德镇办陶瓷厂一处,又在扬州办了一家盐店,后来他把这两份产业传给了家乡的侄子。

身为道台的周氏兄弟,在后楼村一直延用着祖上的堂号,即清乐堂和兴吾堂,本村或邻村的老百姓多为二堂主的佃户。相传周天民、周成民病故时皆出大殡,灵棚近十里,送葬过万人,耗资之重、声势之大,传至百里。

周氏家族是个兴起早、衰败晚的旺族。其兴起可上追周耀德前几代的明朝初期,至民国后期周家仍然是济阳县最富的大户。清朝时周家到底有多少土地,无人知晓,就连他们的管家也摸不清,人们只知道,徒骇河两岸,西自临邑界,东至章丘县附近的几十个村庄都有周家的土地和佃户。然而,兴盛四五百年的周氏家族终于随着时代的变迁成为了历史。

风雨中的沧桑老宅

遗憾的是,在长达10年的文革中,周氏庄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院墙被拆,楼房遭扒,烧的烧、砸的砸。那些雕龙刻凤的匾额被拿去做了桌面、门板、床板之类;那些珍贵的石刻、石碑被搬去当了屋基、井盖;那些不能实用的房檐、窗花等大都成为老百姓的木柴;而那些古代的陶器、瓷器多数被当场砸碎。据76岁的老教师高培春回忆,他最早看到周宅是在1961年,那时周宅还是完整的,他是站在几公里外的徒骇河北堤上无意中看到的,远远望去,亭台叠嶂,层楼高耸,在绿树环绕中显得巍巍壮观,但他1974年再去时,已经看不到当年的景象了。

如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支离破碎的周宅了;一座朝南的大宅门,一排简单的厅堂,还有被几排农民的土房子隔得老远的北大门,另有一座即将坍塌的西偏房。

古宅忠诚的捍卫者

周传山,周氏家族的嫡系子孙。也是周氏老宅忠实的捍卫者、守护者。他原是济阳毛巾厂的美术设计师,按理说他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技术实力闯出一片业绩,但是,那个埋藏多年的思故情结却总是剪不断、理还乱。他的心结已完全系在那片老宅上了。

2000年,是周传山的人生转折年,单位破产,夫妻双双成了下岗工人,但他很快找到了新的起点。经过数年的打拼,他植根于自己的村庄,先后买回了原属自家的周氏老宅。但此时的周宅已是千疮百孔,破烂不堪。他像一位耐心的外科大夫一样,小心翼翼地修复着老宅的创伤,并寻回了许多散落四方的古宅遗物,为修复周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面对周宅的处境,周传山有喜亦有忧。所喜者,有越来越多的文物专家和学者对这片宅院情有独钟,电视剧摄制组还将周宅作为外景拍摄了《武训传》,山东省文物专家组也几次亲临考察,并提出重点保护的意见。所忧者,房屋地势恶劣,排水不畅,时有积水,西院的偏房已接近倒塌,万一房子倒了,将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当我近日来到现场时,我高兴地看到,周氏家园的大宅门还是那么雄伟、坚固地屹立着,置身院内,仍然能感受到古代豪门的王气和霸气。当你对那些建筑和雕刻细加玩味,又会发现它是那样完美和精致,而完美的背后又有多少能工巧匠的汗水呢?惊叹之余,我们不得不庆幸这些幸存的古建筑能够延续到今天,使我们能在近距离观赏到数百年前的文明。但愿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还能继续看到这所宅院的真容。

[思考] 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

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政治下册三单元教案:我们的中华文化】相关文章:

2015高考时事政治热点

中学政治的听课方法

2015备战高考政治主干知识必背之政治生活

高考政治十有八九会考到这些时事政治热点

2014年高考政治时事热点和必考点预测

高三二、三轮政治复习需要注意的几个误区

“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感恩齐奋进 同圆中国梦

高中政治哲学部分最全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课本的阅读方法

高考政治科学发展观的主旨知识点

最新政治学习园地文章
热门政治学习园地文章
精品推广
解题技巧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