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政治网 > 政治教学 > 教学设计 > 必修4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必修4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
来源查字典政治网| 2015-03-11 发表| 政治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政治教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 (1)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3)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分析:(1)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2)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3)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2)比较、分析的能力;(3)抽象思维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二、重点、难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三、整体感知

同学们学习本课,将通过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通过对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中,感受哲学思辨的独特魅力,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四、方法点津

(1)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著名言论,进行分析、判断。

(2)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做法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结合事例说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4)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举措分析是否坚持了唯物主义。

(5)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行并结合本课知识进行归类、总结。

五、知识点整合

第一框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多方面的。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例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C )

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例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第二框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据此回答3~4题。

【例3】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表明( D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C、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例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D )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二)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例5】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C )

①物是观念的集合②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③气者,理之依也④心外无物⑤存在即被感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⑤

2.哲学史上还存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但是,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这主要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例6】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C )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哲学派别一览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六、填空巩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_________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唯一标准。凡认为_________,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_________,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阵营。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_________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_________的问题。凡是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被称为_________,凡是认为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被称为_________。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和中首先遇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家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_________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_________,先有_________后有_________,_________决定_________;唯心主义认为_________,_________是本原,物质依赖于_________,不是_________决定_________,而是_________决定_________。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这主要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_________的哲学体系。

七、课后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C )

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 )

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B、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

C、世界是永恒变化的 D、世界是普通联系的

3、 “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的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人们的这一评论说明( D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哲学是对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的首要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4、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C )

A、民以食为天   B、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C、存在即被感知   D、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5、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纲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据此回答6—7题

6、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B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D、坚持群众路线

7、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缘由可看出 ( C )

A、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B、哲学都是在批判神学的宗教思想中产生的

C、真正的哲学在于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D、哲学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8、“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C )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规律的统一

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9、列宁把唯心主义称作为“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B )

①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片面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③以唯心主义世界观为指导就不能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南北朝时期范缜的《神灭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 ( C )

A.承认了物质和精神是相互决定的

B.肯定了存在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

C.肯定了物质是实体,是精神产生的基础,精神是物质实体的产物

D.承认了物质依赖于意识

11、“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的,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列宁把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是因为赫拉克利特的思想( A )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唯物主义方法论结合在一起

C、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

D、把辩证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唯物辩证法根本观点结合在一起

12、下列关于辩证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唯心主义否认了意识依赖于物质,旧唯物主义看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旧唯物主义只承认意识依赖物质,而唯心主义否认意识依赖于物质

C、辩证唯物主义既看到物质决定于意识,又看到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不定项选择题

13、从“我在故我思”和“我思故我在”的争论中可以看出( ACD )

A、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C、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D、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1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以下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有(ABCD)

A、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简答题

15、有人认为“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你是如何认识的?

答案:(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2)从哲学发展过程来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相斗争而发展的,唯心主义哲学较它先前的唯物主义哲学来讲显然是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因此,唯心主义在其发展史上也有进步、正确的因素,不能绝对地认为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3)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无论是唯心主义哲学,还是旧唯物主义哲学都有错误的一面。因此,不能说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答案:(1)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强调精神作用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是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就不是唯心主义。

【必修4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题:《艰辛的探索》教案

第七课 第三框题 “防患于未然”

第五册《思想政治》各课主要知识点

第一框: 《身边的诱惑》 教案

第三册犯罪的含义

初二政治第二课(开卷)

第七课 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第一课 第七框 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第二课 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

第七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最新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热门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精品推广
教学设计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