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政治网 > 政治教学 > 教学论文 >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
来源查字典政治网| 2019-08-10 发表| 政治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

【ժҪ】近几年,教育部相继出台的文件对高校辅导员借助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高要求。高校应从理论水平,互联网视野和思维培养、平台运营能力方面着手加强队伍建设,同时各类各级教育部门要立体化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切实有效地提升高校辅导员教育能力。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能力提升

网络信息技术如新月异,互联网作为一种强大的交互媒体,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方式。网络主导的时代已经到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迅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和新方式,这是高校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新媒体的强大力量,积极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一、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基本要求

2014年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指出高校辅导员要具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和工作能力,并对三级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和能力进一步阐述。2017年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强调要发挥好新媒体技术的载体优势和功能,构建网络教育新阵地,培育学生的网络素养。这是新形势下对《职业能力标准》条例中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延伸和扩展。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系列文件对高校辅导员能熟练掌握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把握网络传播规律,研判舆情,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实现师生互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提出了时代要求。

二、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能力发展困境

近几年,高校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业务培训、工作平台扩展,工作成效等方面有了飞跃。但从总体来看,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仍处于发展困境中。

(一)网络媒介工具功能挖掘不够深度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网络新技术、新手段高速迭代,4G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广和校园WIFI信号全覆盖,特别是两微一端的普及,让微信、微视频、微电影、APP等社交软件成为师生的随手工具。部分高校辅导员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薄弱,学科背景分散,使得对网络媒介工具功能的挖掘停留仅仅停留在信息传递、复制黏贴,数据收集上。特别把单一的静态的零散的教育信息转化为动态的共享的具体的网络教育数据能力,后台数据整理分析等技术工作,运用大数据处理、整理、分析的能力有待提高。掌握网络安全维护的技术,对不良信息和网站能有效屏蔽等网络能力的学习和实践都对辅导员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

(二)网络舆情分析引导能力不够精准

鱼龙混杂的网络空间,泛娱乐化文艺作品、传言谣言、恶俗段子等,大学生很容易被这类新话题、新热点吸引,甚至被裹挟,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辨别能力,若对不良思潮不能做到有效甄别和引导,甚至出现点赞、转发等行为引导错误的舆论在网络空间自由传播,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信仰和价值判断。同样对国家战略方针、重大形势政策理解不透,辅导员不能第一时间把握话语权,就无法发挥辅导员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中生力军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辅导员在舆情信息分析、引导、研判上还不准确,专业化程度不强,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三)网络媒体平台运用能力不够到位

目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对校园网、论坛BBS、QQ和高校思政育人专题网站等已经熟练运用。但应用开发微博、微信、其他APP产品等新媒体平台运用能力不够到位。由于缺乏对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的了解和网络媒体信息流通规律的把握,加上信息技术水平能力低下,使得已经开通微博、微信的辅导员上在平台内容更新、原创作品、表达方式上局限于形式,教育效果无法令学生信服。新媒体是大学生最愿意交流的活跃空间,这样必然会产生辅导员与大学生交流平台错位的现象,也就无法将网络空间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

三、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的途径

(一)高校要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构建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体系

目前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人才的专业性不强,缺乏中主动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高校应对辅导员从理论素养、法律法规、价值引导、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切实提升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

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升网络思政教育引领力

高校辅导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在日常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和观点指导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实践,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的根基。辅导员要学习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主动占领网络高地,掌控和引领网络话语权,在网络舆情中坚定正确政治立场,保持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是非辨析力,在纷繁复杂的虚拟网络空间,坚决抵制不良网络社会思潮,学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网络大力宣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主导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形成强有力的宣传阵势,正确引导学生价值导向。

2.掌握网络文化发展趋势,培养互联网视野和思维力

以云平台、数字中国、智慧校园为主的大数据、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的网络文化必将是全方位、共享的、立体化的系统工程,这就意味着高校辅导员要学会使用新媒体为工作平台,熟悉新媒体特点、规律以及运作方式,了解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有互联网视野格局,要结合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多元化,立足于国家民族的教育情怀和战略高度围绕高校中心工作来开展工作。同时高校辅导员要注重培养自身的互联网大数据思维,这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辅导员要熟悉掌握网络信息技术,重视舆情数据库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不断挖掘网络媒介工具的功能,要懂得如何把单一的静态的零散的教育信息转化为动态的共享的具体的网络教育数据;学会因地制宜的推送信息、后台数据统计和简单分析等技术工作;要主动掌握网络安全维护的技术,实现工作实效与新媒体的融合。

3.善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升搭建网络平台运营力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辅导员要利用当下流行的微博、微信、二维码等技术,搭建互融相通的教育工作信息平台,实现教育资源与新媒体融合,经营好优质平台资源,实现新媒体教育的价值。辅导员可以将学校通知、讲座活动、评奖评优、资助等信息通过QQ群、微信等共享式平台发到大学生的手机上,方便周知。通过嵌入式平台如贴吧、网络社区等发布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的焦点、热点问题,吸引学生关注、浏览和评论,定期召开网络班会、网络党团日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在官网、官微、微博、公众号等发布式平台引导大学生关注有价值有意义的舆情,掌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二)高校要加强网络思政队伍建设,充分调动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学校要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制定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性意见,打造一支精通网络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理论水平高,熟悉网络发展规律,网络业务能力较强的工作队伍。学习梳理辅导员网络思政能力的标准、内容、要求,把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纳入工作量,作为准入、培养、培训、考核、晋升的工作依据。引导辅导员开展研究,熟悉网络传播规律,与网络教育相关的论文发表、课题研究可作为评聘条件和奖励依据。组织各类工作经验分享、典型宣传等活动,鼓励辅导员开发或利用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统筹线上与线下互动,实现学生、家长、学校良性互动,激发辅导员主动创新、富有实效地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三)各类各级教育部门要创建共享网络平台,立体化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

各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在资金、政策上扶持,要创建一大批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教育共享资讯平台。目前,高校推送的主流新媒体平台建设在运行数量上不断增加,发布内容如趋丰富,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强。构建了一批适应大学生青年风采网络展示平台,在网上开展时政热议、传统文化交流、文学艺术创作等活动,传递了正能量。打造一批能为大学生答疑解惑需求的咨询服务平台。创建了一批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网络平台,发布权威信息解读形势政策,以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高校十大育人网络作品征集、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中国大学生在线官方微博、南航徐川的微信公众号等就是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同样也是对网络新媒体产品技术研发和服务创新的有效探索。各级各级教育部门对各高校组织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项目进行指导管理、监督检查、评估激励等,积极营造阳光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和清朗的网络空间,共同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弘扬主旋律,主动传播正能量。总之,高校辅导员要切实提高自身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媒体平台建设高度融合,富有成效的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人人共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筑牢把控大学生网络宣传思想主阵地,抢占网络话语权。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相关文章:

新学校 新同学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身边的诱惑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新课标下我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建议

了解情绪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珍爱自己的生命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高考模式下思想政治课教学

我和父母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八课 拒绝诱惑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多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

最新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热门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精品推广
教学论文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