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政治网 > 政治教学 > 教学论文 > 对人本主义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对人本主义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来源查字典政治网| 2016-06-24 发表| 政治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

一、人本主义,思政理论课的应有之义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的任务,发挥着育人主渠道的作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如何,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任务是艰巨的,形势是严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代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加之思维活跃,对政治有着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敏锐,然而同时他们政治理论素养较薄弱,思想道德问题还比较突出,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很容易无所适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也普遍认识不足,容易产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各种问题。而西方敌对势力又把中国的青年学生作为渗透和争夺的重点群体,企图用经济、文化入侵等潜移默化的方式使青年一代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是思政理论课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坚持人本主义原则,时时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提高思政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才能使教育内容深入人心,才能有力地争夺青年一代的思想阵地,才能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

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也是思政理论课应坚持的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社会的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根本目标。人本主义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体现为“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本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应有之义,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应成为现时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根本宗旨。

二、人本主义,思政理论课的现实缺失

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育中人本主义缺失,教师只重“书本”,不重“人本”,只重“备课”,忽视“备人”。

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处于支配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完全主宰课堂,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不和学生沟通交流,不允许学生提问质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单向灌输型教学,几乎完全是教师课堂讲授,很少有学生参与环节,缺乏引导性和启发性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抽象理论多,生动案例少,不能很好地与时代、与现实接轨;在考核方式上,以试卷书面考试、考查理论内容为主,单一呆板。这样的教学方式最终导致思政理论课不能被学生悦纳,甚至引起反感。

从宏观环境来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重现实的物质利益,轻精神和思想,“人本”经常被忽视。高校更强调专业课的教学,强调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精神世界和德育心智的培养重视不够,停留于做“表面文章”,思政理论课教师在高校实际地位也不高。加上此类课程的效果绝非立竿见影,也不能直接使学生掌握某项技能,所以学生感觉学不学无所谓,教师上课是否认真,教学效果好与不好,最终无显着差别。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实现“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学生头脑是思政理论课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最难的环节。传统教育方式使学生对教育内容“入耳不入心”,或者“既不入耳也不入心”,“不入心”就是进不了学生的头脑,这样思政理论课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三、人本主义,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宗旨

1.更新思想观念,提升教师素质

思政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认清国际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的严峻形势,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明确的是非观念和清醒的头脑。教师应以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以完美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备好“课”,以满足教学需要。当然,不仅要备好“课”,更要备好“人”,教师同样应注意教学态度和技巧,只有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建构新型师生关系,明确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挑战,学生的平等民主观念以及权利意识显着增强,且更加崇尚个性和自由,要使教学有实效,就需要建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是居高临下者,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者,学生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才能最大程度缩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距离,减少 “代沟”。

在培养目标上,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学会创新、学会思考,让思政理论课能从新的高度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自我教育,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3.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学生沉浸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传统的“教科书+板书+教师讲授”的方法已无法吸引学生,教师应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使用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直观、形象、生动的元素来丰富课堂教学。

信息社会和各种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学生的信息量和知识面空前地增大,就书论书或者空谈理论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故而在教学内容上,要丰富思政理论课的内涵,除了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外,还需将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政学、管理学等各学科的知识融入课程中。为了减轻思政理论课的枯燥感,突出时代精神,更加符合大学生的求知需要,必须使用大量丰富、新鲜、经典的案例来佐证理论,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

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仅靠课堂上的教育,不管在内容上、时间上还是效用上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从教室拓展,形成“课堂+校园+社会实践”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和一切可能的课外时间、空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实践,潜移默化,育人于细微之处。

课程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尽量全面客观地做出评价。传统的卷面考试作为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作为唯一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卷面考试+平时成绩”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其中平时成绩可以包括课堂表现、课堂提问和讨论等环节的参与、实践环节参与、平时作业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将会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和实践中去,增强师生互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对人本主义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相关文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勇于开拓进取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新课标下我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建议

多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

初二《思想政治》各课主要知识点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第五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点滴

初三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最新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热门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精品推广
教学论文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