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政治网 > 政治教学 > 教学论文 > 分析信仰结构体系探究的策略

分析信仰结构体系探究的策略
来源查字典政治网| 2016-06-07 发表| 政治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中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的同时,在思想文化建设上面临着种种挑战。其中所谓“信仰缺失”、“信仰危机”便是其中之一。为什么曾经处于主体地位的共产主义信仰在市场经济的冲击面前那么容易就缺失了?缺失的是什么?是道德支持信仰,还是信仰决定道德?这些都需要我们了解信仰的由来、特征和结构,探明原因,才能有效应对。信仰是根植于人的内心的意识活动,简单地谴责、发出号召或单纯地开展某一活动是难以改变的。面对信仰缺失,实践作用远远大于普遍号召。

一、信仰的概念与特征

一些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汇,深究起来往往又不那么清楚。什么是信仰?有人把对权力、地位、金钱、声誉、美色的痴迷归结为信仰,流行歌曲高唱“爱情是信仰”,也曾有媒体称“八荣八耻”是信仰。欲望、心理情感、道德标准等等能够成为信仰吗?关于信仰的含义可以查出几十种,这里不一一赘述,仅归纳一种作为后面讨论的基础:信仰,信指可信,是一种可依赖的坚信;仰指敬仰,包含崇拜和服从。信仰是由于对某种主张、主义或对神的极度信服和尊敬,从而在意识中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价值体系,把它奉为自己的活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信仰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通常对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有直接的影响。前段时间有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谈信仰,说是一谈信仰就会和宗教走到一起。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即宗教可以成为信仰,但信仰绝不仅仅表现为宗教。

信仰来源于对人生境遇、社会矛盾的哲学思考,并最终形成一种理想期待。生活坎坷,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福祸无常,需要体验幸福的指标;时空变化,需要行为举止的依据;有生必死,需要明了生存的意义。在众多错综复杂、难以简单回答的问题面前,无论是某种社会学说还是某种宗教,当它能居高临下对复杂的大千世界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的时候,就会被奉为信仰。基于这一点,能够成为信仰的,往往是超越一般的哲学思维,是一种大智慧。而这种大智慧不是每个人都能自发产生的,所以信仰通常表现为对某种已有社会学说或宗教的认同与追随,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内化于个人的精神世界。当一个人确立信仰的时候,他就有了人生的精神支柱,有了思想和行为的标杆。

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依据个人信息获得和体验,使外在的意识形态存在于内心的个人的意识行为。信息获得和体验在人生中是连续发生的,随着它们的变化,一个人的信仰也是会发生变化,或是愈加坚定,或是怀疑动摇乃至放弃背叛都是有可能的。受个人思想文化水平的影响,同一信仰在不同人的认识上也是有差异的,即存在表层与深层的差别。常常口称信仰某种学说或宗教的人,也许并不能说清该种主张的基本理论构成。一些人对某个信仰动摇的时候,很可能不是出于对理论的质疑,而是在生活体验中碰壁。但信仰的特征就是坚信其正确,甚至是宁愿相信其正确,而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所以,信仰往往无需求证。信仰有着多种类型,如宗教信仰与社会信仰。宗教信仰以超自然的力量来维系,而社会信仰则注重理想与价值判断。中国文化“子不语怪力乱神”[1]82的传统和“妖由人兴”[2]77的判断,使中国人对信仰的追求更强调理想和道德价值,如传统的儒学成为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人的信仰归属。信仰还有个人信仰与团体信仰之分。信仰存在于个人的思想之中,是一种个体现象。但现实社会中共同的信息环境和社会体验下,会使不同的个体具有相同的信仰。而信仰相同者结成的社会团体,则有助于强化个人的信仰,扩大共同信仰的社会影响力。外在的社会团体信仰可以为个人信仰引路,但能不能内化为个人信仰,还需要信仰者自身的学习和体验。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信仰还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在众多的信仰当中,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解释已往的历史和现实世界,以严谨的逻辑分析推导未来理想世界的可能性,这是一切宗教信仰所不具备的。

对个人而言,信仰的作用在于:一是对现实中的困惑给予了自认为正确的解释;二是对遥远未来有了美好的期待,并基于此设定了人生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追求和价值判断标准。信仰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所以,托尔斯泰称:信仰是人生的动力。在面对各种挫折磨难甚至危险时,不仅能够坚韧不拔,平静对待,而且能从中体验幸福。这时,信仰成为了人生的支柱,使生命的价值有了依靠,给有限的人生赋予了永恒的意义。诚如笔者的一位医生朋友观察所得:有信仰的人逝去的时候都是安详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信仰的人会为着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在既定的价值目标激励下,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大千世界中每个人的命运不尽相同,但信仰使平淡者获得幸福感受,促成成功者创建伟业。没有信仰的人,在追求上似乎可以不受任何束缚和羁绊,但恰恰受制于各种眼前的蝇头小利,从而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其发展的可能性会大大减低。对于社会而言,共同的信仰成为精神纽带,使处在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社会成员能够产生认同,并通过这种认同实现互助和秩序,进而凝聚力量实现团体或社会的目标。

二、信仰的支撑体系

信仰的作用对于个人和社会是不可或缺的,但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因为信仰的构成和运作涉及众多相关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信仰的支撑体系。信仰作为一个体系,离不开三个基本成分:第一,终极目标是什么;第二,为什么要追求这个目标;第三,当下该怎么做。

终极目标是什么?对于信仰终极目标而言,首先在于它的完美性,满足了人们美好追求的愿望;其次是因看不见而无法作出确切考证。无论是宗教徒所追求的天堂,还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之献身的共产主义,都是无法切身体验的。当然,我们可以说是处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运动中,但它已经是信仰体系中第三个要解决的问题了。也正是没有现实的验证,它的美好才尽善尽美而且无法动摇。尽管这样的目标看起来依据不足,但它却符合人们的心理要求。因为现实是不完美的,再费心劳力地去追求一个缺点多多的长远目标又有什么必要呢?以劳动者的反抗而言,阶段性目标并不曾缺少。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1525就曾经产生很大的鼓舞作用,但当阶段性目标实现,斗争也就到了转折之时。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与生产力高速发展并行的种种丑恶时,马克思经过缜密的分析,提出“消灭私有制”的主张和建设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使人类社会的剥削与压迫得到彻底的解决,使全人类得到最终的解放。它吸引了多少共产党员为这一心中的最高理想而斗争。今天我们入党宣誓时,仍然坚定地喊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终极目标在信仰中的核心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如果我们为了现行的某些政策,模糊终极目标或是以阶段性目标来取代,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成为造成信仰动摇的重要原因,因为现实中的阶段性目标,无法回避贫富差距加大和道德滑坡(尽管有的同志不愿意承认)的挑战。

再就是终极目标的内容是社会理想。对于个人而言,终极目标也可以包含信念的成分,它的“终极”在于这是一个人在实践中直接体验又永远没有结束。什么是信念?在我们给大学生的理论教材中写道:“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4]22从这个概念来看,信仰和信念似乎是同义词。那么,它们可以互相替换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信念往往是行为的终极追求,而不一定涉及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例如,“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好”都不失为积极的人生信念,但与体现最高价值的社会理想的终极目标还有距离。另外,信仰不同的人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信念。例如,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教诲,共产党人同样可以接受。信念具有多层次性,如政治信念、经济信念、事业信念、生活信念等等,而信仰则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所以,教材中也提到:“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4]23

为什么要追求终极目标?人们一切美好的追求来源于现实的不美好。当人们对现实的丑恶无能为力、感到无药可医的时候,人们才会寄希望于未来。信仰所依据的学说往往产生于社会最不平等之际。而为什么追求终极目标构成信仰的学说的基本理论,它的作用在于解释现实、揭示不美好的原因,从而坚定追求终极目标的意志,使追随者对该学说坚定不移,坚信不疑。宗教的“原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既可以解释现实的矛盾,又支撑追随者对终极目标的向往。对于追随者来说,只有在这个层次真正领悟,才能成为坚定的信仰者。但是受到文化水准的限制,信仰者能从这个高度来认识的并不是多数。我们党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一点马列,也正是要提高各级领导者对自己信仰的忠诚度。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国际社会主义低潮中,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确实使一些人产生了“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的动摇。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共产主义过渡提出新的思路,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人们在理论层面上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当下该怎么办?这是信仰中的实践部分,特点是看得见、摸得着,也是大多数信仰者所能接受的根据,是建树信仰的起点。

其一是信仰与道德的紧密联系。宗教信仰强调修身,甚至直接纳入教义,如基督教的“摩西十诫”。共产主义信仰关注社会,要求它的信仰者团结斗争,自我牺牲,在私德方面要求艰苦朴素等等。在信仰者看来,这些道德行为从某方面印证终极目标的存在和可能。一些人投身革命,最初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而是革命队伍内部崭新的人与人的关系,革命军队中的官兵平等、同志间的关心帮助,给许多刚刚加入革命队伍的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信仰与道德不是哪个决定哪个的关系,而是互相支撑的关系。所以,不能认为有了信仰,道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其二是群体性的信仰者通常会建立相应的组织。组织不仅把大家共同的信仰转化为社会力量,而且使信仰者在组织中感受到人文关怀。组织是否按照教义或学说运行,成为信仰者能否坚定信仰的必要环境。此外,在特定的信仰者群体中,还常常出现信仰者公认的识别标志,如基督教的十字架,佛教的念珠;而马克思主义者,则可以在《国际歌》的曲调中获得认同。直到今天,在我们和国外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交流的时候,尽管存在不同见解,但一起高唱《国际歌》,大家就把手臂紧紧挽起。

道德和组织对信仰者利益的维护也是信仰者存在和扩大的必要条件。某一个学说或宗教的信仰者,也往往是这个学说或宗教能保护其物质或精神利益的人,一个学说所代表的利益人群越广泛,它的潜在信仰者队伍也就越庞大。

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今天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动摇或缺失现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情况下,人们在一段时间里忽略了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进而出现把初级阶段永恒化的倾向,对于“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很少提及。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但没有终极目标就会使信仰失去灵魂。发展是硬道理不错,无法回避的是向哪里发展的问题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而日渐突出。如果不是向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那么伴随发展而来的就会是官员腐败、贫富分化、信誉缺失

,社会群体性怨愤积聚而失去稳定。所以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不能丢,至少共产党员不能丢。

其次是在大众层面上,人们需要有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道德环境,需要道德典型的引导。人们在产生信仰要求的初期,往往不是对理论的认识和认同,而是对社会生活际遇的体验。“彭宇案”一类现象,不仅使人们在一些具体事件上感到失望,对于崇尚马克思主义信仰也起着相当的消极作用。

再次是在信仰传播的科学性问题方面。我们在总结上个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改革开放已经历了三十余年,对其本身进行回顾和总结,也将有助于丰富我们的理论认识,减少实际工作盲目性。我们有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创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坚定和扩大马克思主义信仰队伍最根本的有利条件。信仰是人生的需要,我们不提倡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会让出阵地,任由别的什么信仰去统领原本我们可以争取的人们。

对于个人而言,树立信仰的起点既有主观需求,也有社会组织的引导,但归根结底是自己内心的要求。所以,一个人真正建树起信仰需要对生活的体验和积累,坚守信仰的动力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认识和理解。由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环境和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接触马克思主义和参加到组织中进行具体工作并不难,但是这不等于已经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就认识和信服,甚至于担任了一定的领导职务的人,也存在把外在的理论转化为内在信仰的过程,否则就无法解释那些腐败高官的出现。因此,各级领导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经典着作,至少是一些选读本,是十分必要的。

坚守信念的考验在于信仰者能否抵御实践信仰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在革命斗争时期,有一些党的干部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脱离党的队伍,甚至放弃和改变自己的信仰。改革开放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挫折,恰恰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所以,我们坚信,经过曲折反复,特别是肯于思考的年轻人,将会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分析信仰结构体系探究的策略】相关文章:

第二课 第五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做个快乐守信人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方式并存

情景探究教学在教学策略中的应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古代社会

分析说明题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 学会拒绝

最新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热门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精品推广
教学论文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