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政治网 > 政治教学 > 教学参考 > 中学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中学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来源查字典政治网| 2013-01-22 发表| 政治教学分类:教学参考

政治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多年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设置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又开创了新的局面,学科形象得到了重塑。观照五十多年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和完善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当今,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良机,整个中学基础教育正在为构建面向21世纪发展的课程设置和进行学科教学内容的调整而努力。在社会转型期,迅猛发展的社会变革对人们的思想、认识、心理、情感和信仰等精神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而对中学政治教育提出许多新课题。如何明确这些课题的内容及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这是一项重大的现实问题。

第一节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沿革

一、我国中学政治课设置的历程

中学政治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如政治常识课、政治课、社会主义教育课等,现称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

从新中国诞生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学政治课经历了创建、发展、探索、失误的复杂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学政治课得到恢复,并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现把它分为四个阶段加以分析。

(一)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中学政治课(1949—1956年)

要总结新中国的中学政治课,有必要追溯其渊源。新中国成立前,早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都把革命政治教育规定为各类学校的基本任务,设立了政治课程。这些课程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建立的。它把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规定为学校的课程内容。例如,在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创办了党、政、军、师范等方面的干部学校,开设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建设》、《工人运动史》等政治课。在解放区的中学开设了《公共知识》、《社会科学概论》、《政治常识》、《中国概况和世界概况》、《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对于提高青年学生对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投身于革命斗争事业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并为解放后在各类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课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旋即社会对旧教育制度和旧课程进行改造革新。1949年12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报告指出,在青年学生中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其主要目的乃是逐步地建立革命人生观。1950年,教育部根据毛泽东的“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的指示精神,颁布《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全国中学各年级均设置了政治科目课程。先后开设了《青年修养》、《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读本》、《人生观》、《社会发展史》、《共同纲领》等课程。设课初期,国家还没有制定教学大纲,教材则采用代用教材(详见附表)。教材的内容讲授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知识,并围绕中国革命问题这一中心,教学方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这些科目的开设,对于教育青年学生热爱新中国,热爱共产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培养学生初步树立革命人生观和为人民服务思想起了积极的作用。1953年,我国开始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阶段,党对中学生提出了三点新要求:要树立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培养辩证唯物论世界观基础;具有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这对中学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1955年,配合新宪法的实施,教育部规定高中三年级改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时期,政治课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它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骨干的作用。但是,从1955年开始,由于照搬苏联当时的做法和受社会上忽视思想政治工作错误思潮的影响,中学教育开始减少政治课甚至于1956年8月在高中一、二年级停开政治课,仅在高中三年级每周开一节课时的宪法课。这些错误措施造成政治教育工作逐步削弱,部分学生政治是非不明的不良后果。

这个时期,中学政治课的特点是:紧密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从初中到高中各年级均设置时事政策课;课程内容以中国革命常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重视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开设了《宪法读本》的课程。这个时期中学政治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的设置是把党在战争环境中培养干部的政治教育经验直接移植到学校教育中,课程设置缺乏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因而,课程缺乏规范,教学大纲和教材均不够完备,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这体现了处于初始阶段的中学政治课带有探索的性质。

关于这个时期中学政治课的设置状况详见附表:

1950—1956年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情况表

时间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1950年

毛泽东青

少年时代

中苏关系

中国革命

读本

社会

发展史

人生观

新民主主义论

青年修养

土地改革

政治常识

知识分子问题

革命故事

五四运动

中国革命和中

国共产党

1951—1956年

时事

政策

时事政策

时事政策

时事政策

时事政策

中国革命

常识

中国革命

常识

社会科学基本知

识讲座

共同纲领

宪法读本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学政治课(1957—1966年)

这十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中学政治课也处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的阶段。1957年,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并针对当时存在忽视政治和政治工作的倾向,指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恢复中学的政治课,要编写新的思想政治课本。同年8月,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学、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正式规定了各年级的课程设置:初中一、二年级讲“青年修养”、初三讲“政治常识”,高中一、二年级讲“社会科学常识”,高三讲“社会主义建设”。此外,还规定了初中一、二年级以及高中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要点。这以后又按照教育部先后颁发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不断地调整设置方案。这个时期政治运动频仍发生,为了配合政治运动的需要,中学政治课的设置受很大的影响。1957年发布的《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对中学和师范学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联合通知》,把原定中学各年级政治课内容改为进行以反右派斗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1958年教育部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教育课”是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的课程。随后,教育部又提出对中学生进行“三面红旗”的教育。1958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又提出在中学开展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保卫总路线的学习辩论。这实际上把政治课变成了形势任务课。在这段时间内,课程内容变动如此频繁,截至“文革”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总共设置了22种课名(详见附表)。60年代初教育部开始重视中学政治课的教材建设,从1961年至1964年编写了供全国使用的教材:《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道德品质教育》、《社会发展简史》、《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等,1964年还召开了全国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会议,总结和交流了先进的教学经验。

总体上说,这个时期中学政治课的主流是良好的,它对青少年的教育也是有一定成效的。但是,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经济建设急躁冒进的“左”的错误,因此,中学政治课受到不同程度的“左”的影响,不适当地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不适当地灌输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这难免产生某些不良的教育效果。

这个时期中学政治课的特点是:课程设计逐步规范化并初步形成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中学各年级开始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内容并先后颁布教学大纲;重视教材建设,教育部主持编写了几门课的教材;教学大纲的制定注意灵活性,如1959年制定的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的纲目有三种可选择的方案(详见附录)。但是,这个时期的突出问题是课程和教材变动仍过于频繁,因而难以形成学科体系。

1957年至1966年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情况详见附表:

1957—1966年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情况表

时间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1959—1966

青年修养

政 治

常 识

社会科学常识

(主要讲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常识)

社会主义

建设

宪法读本

按1959年大

纲规定开设

共产主义道德

社会发

展简史

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

政治

常识

经济

常识

辩证唯物

主义常识

实际教学情况

1959—

1960

共产主义

道德

社会发

展简史

三面红旗

列宁主义万岁

1961—

1962

道德品质

教育

社会发

展简史

中国革命和

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和

中国共产党

辩证唯物

主义常识

1963

道德品质

教育

社会发

展简史

中国革命和建设

政治

常识

经济

常识

辩证唯物

主义常识

1964—

1966

做革命

接班人

社会发

展简史

我国社会

主义革命

和建设

辩证唯物

主义常识

毛主席著作选读

(乙种本)

附录:

1959年制定的三种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的纲目

第一方案: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对立;物质和意识;认识和实践;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辩证唯物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

第二方案:引言;从实际出发;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揭露矛盾,解决矛盾;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抓住中心环节;坏事能否变成好事;两种世界观。

第三方案:中学生要学点哲学;怎样订学习计划──主客观关系;知识从哪里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知识就是力量──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理论指导实践;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社会单独生活──事物的普遍联系;要向前看不向后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问题总是有的──矛盾的普遍性;什么钥匙开什么锁──矛盾的特殊性;家有三件事,先赶紧处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个巴掌拍不响,一条腿走不了路──矛盾的统一和斗争;落后变先进,先进更先进──矛盾的转化;划清界限,分清敌我──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量变和质变;后来居上──肯定和否定;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区别主流和支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克服片面性;学习哲学的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学政治课(1966—1976年)

“文革”十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遭受严重挫折的十年。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他们所窃取的权力,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严重的破坏。整个教育系统遭受严重的损害,中学政治课也经历了一场浩劫。虽然当时中学各年级普遍开设了政治课,每周两课时,但教学内容以毛主席语录为主要内容并以报刊文章为教材,上课就是读语录、念报纸,进行大批判。由于要紧跟形势,时而讲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时而讲批林批孔、儒法斗争史、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等。

完全可以断定:这个时期的中学政治课备受摧残。中学政治课的教育体系被搞乱,教师队伍被打散,教学经验被否定,优良传统被抛弃,是非标准被混淆。由于政治运动的不断冲击,中学政治课也变成了“运动课”。教师为紧跟形势不得不频繁变换教学内容,假话、空话连篇,前后自相矛盾,与社会生活的实际大相径庭,这导致学生道德水准下降,思想被扭曲和毒害,中学政治课的学科形象严重损伤,声誉一落千丈,人们对思想政治课的尊崇和亲切感被糟蹋殆尽。中学政治课教学名存实亡,对青少年一代带来后患无穷的恶果。

(四)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课(1978年至现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历史的转折时期,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学政治课建设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同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十多年来,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4年。中学政治课在新的形势下经过拨乱反正之后,得到恢复和发展,并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1978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实施草案》规定:五年制中学政治课初一、二年级设“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课本名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初三设“社会发展简史”、高一设“政治经济学常识”,高二设“辩证唯物主义常识”。1979年4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提出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有关单位编写新教材,初步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1980年9月教育部在总结我国开设政治课二十多年经验的基础上,发出《关于印发〈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的通知》,要求从五个方面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课:即明确中学政治课的地位和任务;改进课程设置、编写教材,保证教学时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政治课教学的领导等,并把中学政治课的课程基本稳定在《青少年修养》、《政治常识》、《社会发展简史》、《政治经济学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等五种课程上。这为中学政治课对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创造了条件。1984年党和国家提出学校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要求各级党组织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在学校中设立政教处,健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常化、系统化、制度化。这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得到强化。

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1年。1985年8月1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对改革的方针、方法、步骤、措施作出了一系列明确指示,为中学政治课改革指明了方向。1986年,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国家教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精神,制定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初稿)》,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的设置,决定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和《政治常识》两门课。《法律常识》不再单独设课,而是采取相对集中和分工相结合的方式,在各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有机渗透法律常识内容。为适应这个变化,特将初一的课程改名为《公民》。同时高中一年级在保留原《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中有关方法论内容的前提下,增加人生观的教育内容,并将课名改为《共产主义人生观》。根据这个教学大纲,组织了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吉林、贵州和北京师范大学(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等七个单位负责编写新教材,中学政治教材的编写实行“一纲多本”。

1991年,江泽民强调对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体现了中央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和期望,也进一步明确了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为中学政治课课程内容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第三阶段:1992年至1995年。1993年,国家教委在总结《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初稿)》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制定和颁发了《全日制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用)》。根据大纲规定,全日制高级中学各年级不再分列课名,统称“思想政治”。这能较好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各年级的教育内容既可相对集中,突出重点,又可纵横考虑,综合安排整个教学体系,有利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1986年编订的改革实验大纲相比较,试行大纲强调教材要突出基本事实的引入和可读性,更强调课程的整体安排。但教学内容方面仍带有当时政治形势的色彩,突出了不同社会制度的比较。

党的十四大以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为促进学校德育工作适应2l世纪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1994年8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思想政治课要重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任务。1995年12月,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把制定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作为落实若干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四阶段:1996年至现在。1996年5月和1997年5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相继颁发。为了加强对教材编写的领导,国家教委组织了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并确定领导小组的任务是:依据新编订的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一整套高质量的“两课”新教材。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科整体设计的创新,它首次采用课程标准的方式规范教学行为;较为有效地表述了教学内容的范围和程度,突出了认知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融合和相互支撑;首次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个完整阶段规划,并与高中阶段相衔接,比较明确地划分了递进层次;在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形式等方面均有新的建树,重塑了学科的新形象。根据课程标准改革调整后的思想政治课程设置方案于1997年开始在天津、山西、江西三省市实验,并于1998年在全国实施。

经过调整后的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更加切合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初中思想政治课在小学以“五爱”为中心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公民的良好品质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对社会发展方向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能有正确的认识,逐步树立社会责任感。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初中教育的基础上,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简明扼要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有关经济、哲学、政治的基本理论观点教育和必需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观察社会、选择人生道路所必须具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有参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备的思想政治观念和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政治方向。

根据上述安排,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具体课程的设置如下。

初中一年级:系统实施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开设心理素质和思想方法课程。

初中二年级:系统实施法律素质的培养教育,开设法律常识教育课程。

初中三年级:系统实施政治素质教育,开设社会发展常识教育和国情教育课程。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具体设置如下。

高中一年级: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基本观点的教育,讲述与公民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开设经济常识课程。

高中二年级: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毛泽东重要哲学思想的教育,突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并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密切联系,开设哲学常识课程。

高中三年级: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基本观点的教育,讲述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其他重要的政治制度以及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开设政治常识课程。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是按照德育基本内容的类别和有关知识的类别,比较系统地进行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政治素质教育,建立分类实施教学的课程体系,具有相对集中和比较系统的特点。高中思想政治课则按经济、哲学、政治学科分类方式设置课程,强调知识的常识性,把树立观点、形成观念的要求寓于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2000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内容和要求。”“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文明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公民,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要注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要加强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矛盾和困难,以及党和政府努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和措施,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这对深化中学政治课改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1年,教育部根据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对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作了修订并重新颁布,并要求各地依据修订后的标准修订教材。教育部根据2003年高考提前一个月的要求,删减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

关于这个时期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的情况详见附表。

1977年至2004年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情况表

时间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1977-1979年

社会发展

简史

科学社会主义

政治经

济学常识

辩证唯物

主义常识

1980-1985年

青少年

修养

社会发展

简史

法律

常识

政治经济

学常识

辩证唯物

主义常识

1986-1992年

公民

社会发展

简史

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常识

科 学

人生观

经济

常识

政治

常识

1992-2004年

初中思想

政治(一)

初中思想

政治(二)

初中思想

政治(三)

高中思想

政治(一)

高中思想

政治(二)

高中思想

政治(三)

进入新世纪,教育部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着手进行面向21世纪的新课程体系和新教材的改革。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2年8月,教育部启动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新的课程标准的编订工作。根据教育部的安排,初中定名为思想品德课,高中定名为思想政治课。初中和高中新的课程标准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颁布,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经教育部审定后也已经在实验地区使用。

二、中学政治课课程建设的主要特点

综观我国中学政治课课程的发展历程,该课程的建设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学政治课的课程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一直是中学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中学政治课的设置及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都先后颁布过若干重要文件。例如,1957年教育部颁发《关于中学、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在一切学校中,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并指出:“轻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拒绝在学校中设政治课,不论用什么借口,都是错误的”;1980年9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印发〈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的通知》;1985年8月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8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94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0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等。这些文件既是党和国家高度关心和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标志,也对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第二,中学政治课的内容设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努力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

课程内容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是中学政治课的突出特点。解放初期,为了反对买办的、封建的思想,树立为人民的思想,除了设置相关课程外,还规定从初一到高三都设时事政策课,并组织学生参加土地革命、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等政治活动。这对学生肃清头脑里残留的旧社会的落后思想,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热爱新中国、热爱共产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初步确立革命人生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等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在以后的各个发展阶段,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同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也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宣传和普及党和国家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法制建设的需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学政治课增设了法律常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识、良好品德的培养等教育内容,这些都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

第三,中学政治课的学科设置逐步趋于稳定并不断得到发展。

毋庸讳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学政治课课程内容变动过于频繁,以致难以形成比较稳定的课程内容。但这一状况在改革开放以来已有好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稳步发展。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但品德教育、社会发展与国情教育、法律常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等课程内容的设置十多年来一直相对比较稳定。同时,为了适应社会情况发生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以及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和具体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尽管1997年颁布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教材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远未达到教育部提出的编写示范性教材的要求,但毕竟其发展的趋势是健康的,为今后的课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国家对中学政治课课程与教学的管理不断规范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限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对中学政治课的管理还欠缺整体的规范,但改革开放以来这个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变。这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三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作为规范中学政治课的法规性文件,尤其是1996年和1997年国家教育部先后下发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首次以课程标准来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初步实现了学科总体设计的创新。2001年10月又对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进行了必要的修订。为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及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进入新世纪又开始对原有的课程标准进行革新,启动了中学德育课程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颁布实施。

第五,中学政治课教育效果的积极面是主要的,但改革的任务仍任重道远。

应当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政治课的成绩是巨大的,其教育效果的积极面是主要的。这具体体现在:它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指引青年学生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它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了道德品质教育,逐步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较好的行为规范;它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学政治课是以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为载体的显性德育课程,它以较为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逐步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等等。

总之,中学政治课的设置为培养国家的合格公民尽了自身应有的职责和贡献。接受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的许多人才成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就是有力的明证。这些成就是不容否定和抹杀的。

教育部1996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及据此组织编写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于1997年在天津、山西、江西实验,1998年秋季在全国铺开。思想政治课首次以课程标准的形式进行学科的总体设计,是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成果,它标志着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获得社会较好的评价。据全国各省政治教研员普遍调查反馈的意见,对这一轮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肯定意见是主要的,认为它同以往的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相比较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教材的可读性较好,学生对现行教材的喜爱程度远比以往高;对教材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的特点给予积极的评价;等等。华中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分别承办的“教育部中学政治课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中的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学员一致认为,政治课课程标准对推动中学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功不可没,它促进了学科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但是,面对新世纪教育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深化的需要,观照我国现行德育课程与国外德育课程的差距,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体系,还是在内容组织和教材形式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根据广东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改革方案课题组大规模在全省各地进行调查得出的材料表明:初中学生对应保留现有学科的态度,中学思想政治课仅占76%,高中学生对应保留现有学科的态度,中学思想政治课仅占712%。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学科存在的不足。毫无疑问,现有的各种不足既制约着中学思想政治课自身的发展与提升,也影响着中学德育的整体质量。改革和完善中学思想政治课仍存在广阔的空间,改革的任务重,难度大,亟须在重构课程体系、优化知识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花大力气。

三、中学政治课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学政治课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思想政治课在基础教育中的定位问题的研究存在欠缺。

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上层建筑的地位看,它直接服务于政治体制,间接服务于经济体制。思想政治教育的策划和设计当属于全局战略性质,因而对它的准确恰当定位是首要问题。目前我们对思想政治课的定位是中学教育的主要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体系的主导渠道,是对青少年进行比较系统的思想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课程,并把它的开设作为我国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之一。这个定位总体上是正确的。但是,也应看到,我们在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定位问题上仍存在着若干缺陷。

其一,对课程定位的研究还欠深入细致。既然对思想政治课定位为进行比较系统的思想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那么,就应当细化对思想品德和马克思主义知识内容的研究。众所周知,无论思想品德,还是马克思主义都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两者均因具有多义性、宽泛性而带来理解的难以穷尽性,极易产生歧义的理解,从而导致课程内容难以准确把握。又如,强调中学政治课要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那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究竟在青年学生中主要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也应当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而至今我们仍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比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公民教育方面的成果就更可以从中找出差距。香港的公民指引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提出了个人层面的普效性核心价值,即个人──生命神圣、真理、美感、诚实、人性尊严、理性、创作力、勇气、自由、友爱、个人独特性;社会层面普效性核心价值,即社会──平等、仁爱、善良、自由、共同利益、守望相助、公平、改进人类社会;个人层面辅助价值,即个人──自省、自律、修身、明德、自决、开明;社会层面辅助价值,即社会──多元化、合法程序、民主、理性、容忍、共同意志、机会均等、人权与责任、文化与文明遗产等。无可否认,不同社会有不同的价值观,我们并不倡导完全照搬香港教育所主张的价值观,但应该认真地借鉴他们对价值观教育研究如此深入具体的经验和做法,而不能停留在泛泛而谈地对青年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层面上。通过这个对比,从一个侧面也反映我们对课程定位研究的欠缺。此外对课程的定位还应涉及中学政治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而这方面的研究我们也是较为薄弱的。

其二,对课程功能定位不具体,影响了在实践上的操作,导致课程“学科化”的倾向比较严重。在这个方面,香港的做法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香港的公民教育对培养公民的批判性思考能力的问题,作了极为详细的分析并列举了批判性思考的十种核心技能。即:1区分可以验证的事实与含有价值取向的主张;2确定资料来源的可靠性;3确定一项说明所依据的事实的准确性;4辨别资料、主张和理由的迫切性;5查察偏见;6识别未加说明的假设;7辨别出模棱两可的主张或论点中的含糊点;8通过推理辨认出谬论中的逻辑混淆点;9区分有理据的和无理据的主张;10确定论证中的有力之处。显然,有如此深刻的研究成果作支撑,课程功能的发挥便有了确切的保障。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其三,中学政治课极容易受到政治教育社会功能人为扩大倾向的影响,往往要它负载超越它自身课程的功能。例如,流行了很久的一个命题,即“中学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把社会上要求的德育任务都归于该门课程之中。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仅是教育的一域而非“全域”,而中学政治课也仅是中学德育工作体系的“一域”而非全域。超越该门课程所应负载的功能,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据此,在新课程标准的研制中似乎应加深对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定位的研究,包括对它的性质、地位、任务、功能等都应该有非常确定而具体的表述,使之更具可操作性。

第二,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现代教育通常由确立目标、组织内容、实施教育和考核评价等基本环节构成。其中,组织内容关系到目标的实现、制约着施教与考核,因而成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环节。组织内容涉及课程的设计、课程体系的确定、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完成这些工作必须有科学的理论加以指引,其中涉及价值观、课程观、教材观等领域。遗憾的是,以往我国教育价值观、课程理论、教材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影响着各类课程的建设,尤其是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学思想政治课也不例外。高中政治课的三大板块即经济、哲学和政治常识是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部分即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逐步演变而来的,在一定时期内,它发挥着特定的教育作用。但是,这三大板块仍显现着不少局限性。主要是:课程设计偏重于学科本位,尚难摆脱学科为本的传统观念,教材编写存在偏重学科体系的倾向;课程内容体系不尽合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相对薄弱,而这些都是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课程内容忽视学生的生活需要,忽视学生的参与活动和情感体验,忽视社会实践环节;课程目标的设置与实施缺乏递进层次;等等。“广东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改革方案”课题组在广东十多个地市、县的广泛问卷、访谈的调查结论认为,思想政治课是反映问题较多的一门课程。师生普遍看法是内容滞后,观点陈旧,理论性过强,要求太高,与实际生活相差太远;有的论点不够客观、公允,对国外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现状介绍过少,而且有失偏颇。关于课程体系的组织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工作,涉及多种学科的综合,究其实质是一种文化整合的工作,涉及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精神等吸纳与扬弃的问题。以往的课程体系离这个要求相距甚远,因而今后的改革应当在这个环节上多下功夫。

第三,教学内容的组织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不够。

课程体系确立之后,还涉及课程内容如何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科学地组织教育内容。教育内容的组织最根本的一条是要切合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和自身素质,即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长期困扰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的症结之一,恐怕与我们教育内容的组织上存在不当有关。学生普遍对政治课存在不同程度的嫌弃和不感兴趣就是有力的明证。据北京市基础教育处2001年12月的调查材料,认为高一经济常识中比较抽象的知识,如所有制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等;高中三年级政治常识中的许多大道理的说教,学生感到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普遍缺少学习兴趣。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难、繁、偏、旧”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知识点超越受教育者的心理和知识的承受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够,“枯燥乏味”、“面面俱到”、“空话套话”、“脱离实际”等现象在教材中几乎俯身可拾;对某些重大的教育主题如何通俗化、具体化研究不够,表述上难免存在抽象化、概念化和成人化,严重影响教育效果;吸纳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知识、新观念不够,如关于公民的权利意识的教育偏弱,缺乏时代色彩;某些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针对性不够,如关于理想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据湖北省教研室2001年12月的调研报告,认为现行高中政治教材各年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一的经济常识存在“散”、“乱”、“变得快”的状况。“散”是指知识结构和体系比较松散;“乱”是指有的问题说不清楚,如国企改革中企业法人代表与党的关系;“变得快”是指关于国企、农业、市场、银行的知识随着党的政策的变化而变化,缺乏相对稳定性。高二哲学常识存在“繁”和“缺”。“繁”是指对整个世界观的论证繁琐,把问题复杂化,“缺”是指只讲“对不对”的问题而少讲“值不值”、“怎么行动”的问题。高三政治常识存在“空”、“重”、“远”的问题。“空”是指空洞说教太多,忽视学生政治行为、能力的培养;“重”是许多内容与初中重复;“远”是指学生对国家利益感到与己无关。

第四,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选择最优化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在于它不仅停留在思想观念上,而且要求被教育者要把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转化为行为规范并付之于社会践行中。现实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离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尚存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以往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不无关系。1997年版思想政治课教材在版式设计上有很大的进步,对引导教与学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其成绩不容置疑。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现行政治课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为主,而课堂教学是课堂讲授为主,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活动课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难觅踪影。即使安排一点活动课作为点缀,也多以认知性活动为主,社会实践性的含量极低。许多大道理,包括做人的基本道理都是通过单向和强制性灌输来完成的。因此,如何探索优化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第五,中学政治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远远落后于客观的需求。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显然,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课的整合是亟待探索和实践的迫切课题。但是,中学政治课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远远落后于基础教育的其他学科。这表现为:各级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这项工作的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政治课的教学资源的开发落后于现实的需求;中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的能力偏弱,发展也极不平衡;囿于考试压力不能大量使用网络课件,多数是一种点缀而已,整合工作总体上处于较低的水平,尚不足以引发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师教育方式的根本转变;学习成效不甚显著;等等。上述这些问题在短期内恐怕难以有根本的转变,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脚踏实地地推进这项工作的进展。

第六,投入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的力度尚有欠缺。

课程标准及教材是一种“法定文化”,体现国家意志。而这项工作综合性极强,需要多方面的学科专家通力协作才能完成。以往我国该项工作投入的力量有限,仅靠少数人是难以胜任该项工作的。

如前所述,构建本学科的课程体系包括学科的知识结构、层次结构、逻辑结构、目标结构。完成综合程度如此高的工作,单凭中央文件和领导讲话的精神,单凭中学教师的经验或学科专家的学识,是设计不出来的。既要完成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部门高频率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又要容纳各业务主管部门对教学提出的所有“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的要求,还必须包揽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部任务,这样的课程改革模式,是很难操作的。因此,在我们看来,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要真正纳入科研的轨道,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展和更新参与研制工作人员的眼界;另一方面要倚重能够统整各方面意见、居于上位的专业人员,特别是课程专家的调控。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探讨具备应有的专业领域的方法论基础,进而取得实质性成果。而其前提条件是要投入足够的力量。

【中学政治教育的新课题】相关文章:

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与价值设计

政治课教学中的穿插艺术

新课标下我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建议

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幽默艺术

新世纪中国政治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我是谁?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我的新班级

中学政治教案初一年级第一课

中学政治课改革初探

最新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热门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精品推广
教学参考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