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政治网 > 政治教学 > 政治教学 > 谈思想政治课与史地知识的联系及其教学处理

谈思想政治课与史地知识的联系及其教学处理
来源查字典政治网| 2015-12-29 发表| 政治教学分类:政治教学

政治教学

根据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指示,各科教学都要渗透两史一情教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通过联系史地知识进行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从学科比较研究的角度看,思想政治课同历史、地理课在教学目的上有相同或相近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历史教学大纲》写道: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初中历史教学要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发展规律、国情、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党的基本路线、革命传统、道德情操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地理教学大纲》写道: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包含着进行思想教育的丰富内容,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生态环境的全球观念,以及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的正确思想。地理学科以地理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和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求新的精神。《历史教学大纲》、《地理教学大纲》同《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在内容上确有某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只是知识载体和传授角度不同。历史课是在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有机地进行上述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地理课是在学生获得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做到地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者的统一,思想教育要寓于地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之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紧密联系实际,生动活泼地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是直接系统地传授还是有机结合本学科知识渗透,是思想政治课同历史、地理课的区别所在。

(二)

我们研究思想政治课同史地知识的联系的目的,就是要把握它们究竟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找出二者的契合点,并以此为契机,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提高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使之接受所要传授的马列主义常识及其指导下的其他社会科学知识。通览《思想政治》教材,引用史地知识有下列情况:

一是引史(地)以推出结论性的。通过引述历史事实或地理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自然引出或推出不可辩驳的、令人信服的道理。例如:为讲清初一《思想政治》第二课第一节中的社会主义使祖国从黑暗走向光明,教材概括叙述了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们的探索史实,说明要改变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靠农民革命、改良维新、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都行不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人民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

二是说明政治知识内涵性的。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真挚感情。这种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集中表现为:对祖国河山、文化、历史、优良传统以及人民的热爱;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为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等等。初一《思想政治》第一、二课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在对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出发,按上述线索编排的。为讲授爱国主义,教材自然要叙及祖国是各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体,包括疆域土地、山川河流、矿藏物产;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心理素质;祖国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等等。

三是证明观点性的。例如:初三《思想政治》第三课防御国际敌对势力的侵略和颠覆一框中涉及到国际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时刻不忘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观点,为使学生懂得这个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本性并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帝国主义从来没有放弃武装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教材重温美国纠集15个仆从国侵略朝鲜及我国抗美援朝的历史,作为佐证。初一《思想政治》在讲公民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时,也是这样引述史实证明观点的。

四是展开分析性的。初三《思想政治》第四课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框,指出对古代文化遗产要批判地加以继承。教材列举了大量的古代文史资料并展开分析,教导学生决不能把浩如烟海的古代思想文化,不作具体分析地一概视为封建毒素。

五是树立典范进行教育性的。在初三《思想政治》第八课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高理想一框中,为了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教材列举了历史人物李大钊、方志敏的典型事例,用以启示后人。初、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凡涉及培养美德、发扬高尚精神的,几乎都有历史典范人物的事例,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人生观和思想方法起到了导向作用。

(三)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本学科所要传授的知识同史地知识之间的关系该作何处理呢?

以史(地)导理 用史地知识引导学生推导出政治道理。例如:给初一学生讲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除了讲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例外,还可适量补充诸如明代戚继光抗倭、清末中日甲午海战中邓世昌、丁汝昌的壮举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抗日,从而推导出中华民族历来有维护祖国主权和独立的传统,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又如:给高三学生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应抓住教材所例举的1840年~1949年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较详细地分析三个典型的历史运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戊戍变法改良运动、辛亥革命运动,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三座大山。

借史(地)鉴理 借用史地知识证明政治观点、原理。比如:给初三学生讲我国宪法总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就要剖析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和失败的一面,对比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做的三件大事,证明一个道理跟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能打倒三大敌人,建立独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学生树立这样的观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再比如:给高二学生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借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材料。他们或者对中国国情、世界形势的估计不符合实际,放弃领导权,导致革命失败,或者根本就不了解中国的实际,不懂得中国革命的规律,一切从本本出发,导致革命受挫。左、右倾机会主义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脱节。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明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借史鉴理,能增强理论教学的信度。

循史(地)揭理 通过史地知识揭示政治道理。初二社会发展常识是借史地知识(侧重于史)来揭示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在教学中,我们应揭示各社会形态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的特殊规律;透过史实,分析各社会形态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主要指阶级关系及阶级斗争),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归纳或演绎出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

析史(地)拨理 引导学生对史地知识加以分析,点拨出史地知识所蕴涵的道理。例如:讲初一祖国养育了世代儿女这一内容,就应按爱国主义的内涵,用教材所引材料点明幅员、领土、地理环境是说发扬爱国主义包括热爱祖国壮丽的河山;辉煌的古代科技文化、丰富古籍是指爱国主义包括热爱祖国的文化、历史这样,学生就明白了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

扬典明理导行 通过介绍教材所举典型历史人物的言行,引导学生明白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的道理,从而受到感染、熏陶,加以仿效、践行。比如:讲初一尊师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一内容,就可以利用教材所引用的故事程门立雪在宋代,尊师先贤杨时、游酹冒雪去请教程颐老师,为了不影响老师休息,二人一声不响地在门外静候。待老师醒来,地上已堆了一尺多厚的雪。引导学生描绘当时的场面,分析先贤的行为,猜测先贤的心理,可以使他们受到感染,形成尊师的美德。

现行思想政治课教材的风格是活泼型的,在保证科学性与逻辑性的前提下,为使概念的诠释、原理的阐发明白易懂,它总是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含史地知识),使文字通俗生动,语言流畅通达。与此相适应,教学风格应是活泼型的。要运用好教材中的材料(如史地知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对政治学科与史地知识的关系处理得当,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和觉悟同步提高的目的。

【谈思想政治课与史地知识的联系及其教学处理】相关文章:

初二《思想政治》各课主要知识点

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幽默艺术

政治课的复习效率如何提高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心理误区与跨越

高考模式下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谈思想政治课的导入

思想政治课导学式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标下我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建议

浅议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范例)

最新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热门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精品推广
政治教学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