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政治网 > 政治教学 > 政治教学 > 思想品德教研:发挥社团的德育功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思想品德教研:发挥社团的德育功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来源查字典政治网| 2015-12-04 发表| 政治教学分类:政治教学

政治教学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服从和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出发点,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努力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具有实效的,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学生社团作为青年学生以相同或相似的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注重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德育功效,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的探索中,从学生需要出发,倡导学生自发成立一些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民间组织,把兴趣转化为动力,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让社团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 社团-----学生自我意识的摇篮,自主发展的舞台,自我教育的阵地。

学生社团作为青年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成为青年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在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是青年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社团建设中要突出体现一个自字。 1、变官办为民办,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因此,学生作为社团建设的主体,学校在成立社团时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体现学生的特长,信念,突出学生的需要。

很长时间以来,学生社团极其化身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组织建设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倒挂,往往是老师组织,学生参加,通过建立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制度,确保社团的顺利开展。社团类型的确定往往因老师工作和教学的需要而定,学生在这些社团中选择参加学校并进行人员调配以确保社团的生命,指导老师提出活动意见,学生只需按要求参与,而往往获奖的,表现的,指导的总还是集中的特长生。所以往往使社团形式单一化,大多数同学对社团缺乏积极性,制约了社团的健康发展。

变官办为民办,社团建设由自上而下转为自下而上,打破原有的老师组织,制定教学计划,发动学生参与的第二课堂形式,建立学生业余社团。针对学生自身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展示的欲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建业余社团,变教师需要为学生需要,从学生从自身发展的需要,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兴趣出发,来确定组织合种社团,开展哪些活动,需要谁来参加,邀请谁来指导等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保证了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在创建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2、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社团建设要注意形成社团特点,发掘社员的个人潜能,突出学生的个人特长,为青年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一方舞台。因此在社团建设的众多事务中,教师应走回幕后,处于指导位置,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让青年学生担当起处理社团事务,决定发展目标,实施发展计划,总结调整等一系列的工作。通过尝试,让学生感觉到:以前没有做到的现在做到了,经过努力可以有更大的提高和进步,成功在于尝试使学生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充满兴趣,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3、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阵地。

业余社团的建立,更多的让学生自主的来完成一项事业,让青年学生在工作中感受付出与收获,尝试成功与挫折,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体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培养脚踏实地的良好作风;在集体生活中感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确认识自身成长与集体的关系;学生更加关心社团的成长和发展,主动的去想办法,出主意,在交流中体会竞争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二、社团-----青年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服务社会的通道,社会意识形成的催化剂

学生社团是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是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通道,是学生适应社会,促进社会意识形成的催化剂。因此,在社团建设的形式和方式上,应注意社团的开放性,向社会拓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接触社会,感受社会,服务社会的同时,强化青年学生的社会意识。

三、社团------校园文化建设的常青树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棵常青树,在不同的时期都对青年学生的发展起到来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一个组织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因此,社团建设中,我们应该把握:

1、把握时代性,强化导向性

把握社团建设的时代性特点,强化社团建设的导向性功能。社团建设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在融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侧重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通过在社团活动中对学生渗透做人的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奋斗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互助协作精神、勇于进取的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高品位的文化素养,从而从根本上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原则性,突出多元性

社团建设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育人宗旨必须始终坚持,不能改变。在把握社团建设的学识性,专业性,娱乐性的同时,还必须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多元因素综合考虑,增强社团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增强预见性,具有前瞻性

社团建设之初,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一个社团建团建立的宗旨,要挖掘社团中潜伏的未来性,预见性,社团宗旨的确立要具有前瞻性。注意与未来职业教育相联系,与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相结合,把它融入青年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人格健全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新世纪公民德长期任务中,为青年学生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社会和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思想品德教研:发挥社团的德育功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相关文章: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备课及教学设计

走进中学

关于七年级思想品德新教材使用的几点体会

孝敬父母课型:活动课

新课标下我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建议

第三课 第二节 第二框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心理误区与跨越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一课时)

思想品德教材改革给我新的体验和洗礼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体现

最新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热门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精品推广
政治教学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