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政治网 > 学习园地 > 同步练习 > 2015届高三政治必修单元练习:第2单元

2015届高三政治必修单元练习:第2单元
来源查字典政治网| 2016-01-15 发表| 学习园地分类:同步练习

学习园地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2015届高三政治必修单元练习”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1.洛阳人爱喝汤,洛阳的一些老字号汤馆已有百年历史。为了将洛阳的汤文化及洛阳的民俗、历史遗迹

  等加以保护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喜爱洛阳,洛阳老城区内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借助动漫形式创作了动画

  片《仙汤》,预计今年5月与观众见面。这说明 ( )

  A.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现代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C.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D.科技进步促进了优秀文化的发展

  解析:选B “为了将洛阳的汤文化及洛阳的民俗、历史遗迹等加以保护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喜爱洛阳,

  洛阳老城区内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借助动漫形式创作了动画片《仙汤》”说明传媒公司借助于动漫形式来推广、传承洛阳文化,体现了大众传媒的作用.而其余选项都不合题意.故答案选B。

  2.(2014.河南开封高三模拟)2013年10月4日,全球第一份《孝行天下——上海宣言》诞生。该宣言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五字句形式,向世人阐述了“孝”字蕴含着强大的正能量。之所以要弘扬孝道,是因为 ( )

  ①弘扬孝道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

  ②弘扬孝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

  ③践行孝道是提升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

  ④传统孝文化是财富,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弘扬孝道就是传承中华文明,践行孝道能够提升个人道德素质,①③观点正确;孝字蕴含着强大的正能量,没有涉及孝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传统孝文化是财富正确,但孝文化不是我们的精神栖息之所,②④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项。

  3.(2014.河南中原名校模拟)

  材料一 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南端的台儿庄,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唯一保留了“明清时代运河村落风貌”遗存的古城。这座运河古城在二战中被摧毁后,剩下古运河码头、古驳岸、忠和堂药店等部分遗存,其中忠和堂药店仅有部分外墙存在,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现已整修)。

  材料二 英国人向来以固守传统而闻名,古城保护概念深入人心。位于伦敦北大约200 公里的地方,有座始建于公元前71世纪的小城叫约克,被称为“英国的历史书”。它见证了英格兰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经过整修后它以其古老的历史积淀和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发展获得了“最受欢迎城市”,“最适宜居住城市”等荣誉。

  材料三 2013年10月,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浙江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重要批示。有关专家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继承工作,通过它们了解华夏文明的文化密码和历史细节,一个民族不能失去文化的记忆。

  (l)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一个民族不能失去文化的记忆”的理解。

  (2)结合材料,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与继承工作。

  解析:第(1)问可从传统文化的特点的角度分析说明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就没有文化的发展;其次可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说明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根基;在作答时注意结合材料,还要答出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作用。第(2)问,考查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哲学措施。考查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哲学措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运用发散性思维,结合材料,结合传统村落保护的认识来作答.如,借鉴英国经验,同时结合我们自己的特点,即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从目前我国大量传统村落、传统村落频临消失的现状以及国人只重经济,只看眼前的狭隘思想意识,我们应从国情出发,树立正确思想意识、价值观、价值选择等:又如“台儿庄”等一些历史名城的保护要结合历史,考虑历史保护对现在及朱来的影响(作用),传统村落保护要考虑整体性,统筹安排,才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则需要坚持联系和发展观点。

  答案:(1)①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

  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就没有文化的发展.②传统文化具有

  民族.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

  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任何时代的文

  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和发展的

  根基.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几千年来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实现国

  富民强,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之源.

  (2)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从国情出发,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发挥其积极指导作用.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继承中要提高全民族的文保意识,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否则就

  会失去中华民族的根基.②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坚持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在传统村

  落的保护和继承中要立足长远,着眼于未来,把握它的整体性,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

  虑,合理安排.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传统村落的保护既要借鉴西方、外地经验,又要突出本地文化的特色,尊重文化多样性,因地制宜,

  不能千城一面.④价值观有导向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选择和判断,遵循社会

  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在传统村落的保护

  中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人为本,解民之忧。

  4 (2014.山东潍坊模拟)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下列各项能印证这句话的是( )

  A. 2013年9月中旬,两岸三地在台湾北港朝天宫举行拜渴妈祖活动

  B. 2013年12月2日,中国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C. 2013年12月3日,第五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北京举行

  D. 2014年1月3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完成主体封顶

  解析:选A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文化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文化将不同民族的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A体现了文化的作用,与题意一致;B、C、D与文化无关,与题意不符。

  5(2014.山东潍坊模拟)2013年下半年,湖南卫视推出了内地首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它在借鉴韩国原版节目的基础上融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老敬亲的理念,播出后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说明 ( )

  ①电视节目的创作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优秀的文化产品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本身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本身说法错误,《爸爸去哪》在借鉴了韩国原版节目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说明

  电视节目的创作应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①正确,该节目播出后受到现众的一致好评,说

  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精神生活,②正确。

  6 (2014.山东潍坊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门前的小河里有鱼,山上的林子里有鸟,青瓦白墙的祖屋冒着炊烟,邻家大伯的笑脸透着和善……”这是文人笔下时故乡的思念和儿时美好的回忆。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山东省某地充分借鉴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的成功经验,把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并派专人深挖历史古韵,延续古风民俗,保持住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同时,依托已有的旧祠堂、古书院、大会堂建设村级文化综合阵地,打造农民精神家园,在身有所栖的同时心有所寄,做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该地做法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该地是怎样做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

  (3)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请你为动员人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拟一条宣传标语,并简要说明其文化生活依据。

  解析:(1)该题运用的原理是矛盾的现点,需要准确概括总结该地做法,主要回答体现

  的方法论。“借鉴试点县的成功经验”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确定美丽乡村建

  设的核心”体现了抓主要矛盾;“保持地域特色”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该题原理大致范围固定,学生需要对该地做法加二人总结理解,从其做法中看到文化的

  传承与创新。“建设富有历史记忆和富有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

  发扬,“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美丽乡村”体现了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坚持创新。

  (3)设计宣传标语是开放型题目,注意标语的设计要简洁明了,朗朗上口,要符合题目要

  求,体现人人参与。根据设计的标语回答体现的文化生活依据。

  答案:(1)①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充分借鉴了试点县的成功经验。

  ②坚持抓主要矛盾,把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措并举保持住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

  (2)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设有历史记忆和富有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

  ②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美丽乡村。

  (3)标语示例:美丽乡村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美丽乡村大家创,文明成果大家享;美丽乡村你我共创,和谐家园人人共享;我以我心爱乡村,我以我行创文明。

  依据: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或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

  (宣传标语要符合“美丽乡村建设需要人人参与”这一主题,文化生活依据要与所拟标语相对应)

  7、(2014.江西新余模拟)央视公益广告《有爱就有责任》很简短,却内涵深厚。作品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挖掘外词Family的内涵:Family=Father and mather I love you!将外词字母幻化成人物角色,演绎了一个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的故事。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①要注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 ②要立足于传统文化这一根基

  ③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④要反对文化渗透,捍卫文化主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解析:选A ①② 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将外词字母幻化成人物角色,体现注重不同文化间的文化交流借鉴融合,题中作品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演经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的故事,体现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根基,故入选。③④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的是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而不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题中强调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学习,而不是强调反对文化渗透,捍卫文化主权,故排除。

  8、(2014.江西新余模拟)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留住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人文特色日渐消退,甚至正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成了人们的期盼。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的理由。

  解析:本题知识范围较为宽泛,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可交为模糊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

  中国大地”,综合以上分析本题难度偏大,需要针对材料信息筛选对应所用具体知识。首先传统村落是文化

  的物质载体,其次传统村落是文化遗产,最后传统村落的保留涉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可根据

  以上思路组织本题的知识点、语言和答案。

  答案: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传统村落承载看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

  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传统村落不仅对于研究农耕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

  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③保护传统村落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

  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9 (2014.甘肃兰州模拟)在世界文化中,最能使人们深刻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的是①建筑艺术 ②民族节日 ③语言文字 ④文化遗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②④正确: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10(2014.甘肃兰州模拟)有关调查显示,在拜年方式的选择上,电话和手机短信位于榜首。随着先进通讯工具和技术的普及,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在发生着变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文化传播的手段是不断发展的 ②人们青睐于便捷、人性化的文化传播手段

  ③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 ④旧的传媒不适应时代潮流应全部淘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①②正确:③和题意无关,排除:④说法错误,排除.

  11.“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这是美国《时代周刊》的话语。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于是,承担汉语国际推广、传播中国文化使命的公益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这表明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中华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①正确;世界各国兴起学汉语热,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正确;②说法错误;④材料未体现。故选C项。

  12.(2014.甘肃兰州模拟)调查显示,得到公众广泛认同的大学校训,有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援引中华古籍中的经世格言。由此可见

  A.中华古籍记载的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B.中国传统思想决定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D.优秀的传统文化容易得到本民族人民的认同中国有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需要被开发,否则就容易被破坏,就容易覆盖上厚厚的历史尘埃。但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需要有文化的开发、有继承的开发,没有文化的开发、没有继承的开发,就是糟蹋。这一观点体现了

  A.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C.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必要性14.莫言是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曾说:“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几千年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渐趋同一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承。“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几千年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传统文化的继承,①② 正确;③说法错误;④与材料无关。故选A项。

  (2014.甘肃兰州模拟)2012年7月,全国首届微艺术季在武汉落下帷幕。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7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在“微艺术”这一概念下创作了200余幅作品。“微艺术”也是第一次以正式独立的形态被大家所关注。据此回答—16题。

  15.下列对“微艺术”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具有发展性,不受时代的影响 ②具有创新性,是作者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

  ③具有客观性,不受作者主观因素的制约 ④具有继承性,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①③ 说法错误,排除,D正确.

  16.目前,“艺术”浪潮席卷了整个网络,也延伸到很多人的生活中。微摄影大赛、微电影大赛……电影、摄影、绘画这些“高高在上”的艺术门类在“微”世界里,变得那么和蔼可亲。这体现了

  ①大众传媒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文化发展要面向广大人民,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③受群众喜爱的“微艺术”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④“微艺术”的出现,意味着传统的文艺形式的衰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微摄影①②正确.

  17. (2014.甘肃兰州模拟)2012年8月24日,科技部、文化部、中宣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围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科技需求,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的目标,提出要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文化领域技术集成创新与模式创新,推进文化和科技相互融合,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调整和优化,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高文化事业服务能力,加强科技对文化市场管理的支撑作用;开展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建设,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国家及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型领军企业,加强文化领域战略性前沿技术前瞻布局,培养一大批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培育发展以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重要支撑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谈谈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文化科技创新?(2)请你为我国的文化科技创新提几条合理化建议。(1)①文化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纲要》要求以文化领域技术集成创新与模式创新推进文化和科技相融合、加强文化领域战略性前沿技术前瞻布局、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就是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文化科技创新对社会实践的推动作用。②文化科技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纲要》要求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高文化事业服务能力,加强科技对文化市场管理的支撑作用,开展文化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解析:选D ①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湖南卫视的节目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借助电视荧屏,体现

  文化发展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现要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共享中的强大功能,故入选。

  ②J)选项观点错误,文化发展不能满足全体民众的需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不是把经济效益放

  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故排除.

  20. (2014.山东枣庄模拟)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总结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展望了中华民族的明天。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我们要 ( )

  ①全面继承祖国传统文化,保持民族特色 ②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 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 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传统文化

  中的精华要继承和发扬,而对其糟粕需要批判和改造、剔除。①全面继承传统文化说法错误。

  排除带①的选项,②③④正确。该题选B。

  21. (2014.山东枣庄模拟)“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国,尤其在春节来临之际,离家在外的游子眼中往往只有一个目标—回到故乡,回到亲人身边。这说明 ( )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②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④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 中国人对春节的眷恋,是对传统习俗的继承,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千百年

  来,各族人民对春节的情感体现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①③④正确,庆

  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说法错误。

  22.(2014.北京昌平模拟)法国艺术家贝纳尔装置艺术作品构思体现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该艺术作品是法国艺术家创作的,他在创作中的灵感来自于中国的典籍《易经》,吸收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借鉴了中华文化的有益成果,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与借鉴,②③正确;①侧重于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与题意不符;④“同步发展”明显错误。故选C。

  23.(2014.北京昌平模拟)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逐年增加,已居于世界第二位。对于申遗问题,有人认为如果是建立在功利或是对商业利润的追求上,会对自然文化遗产造成破坏,甚至毁灭。这表明,我们应该 ( )

  ①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价值取向,实现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统一

  ②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把旅游开发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透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人们应该保护自然文化遗产,不能只追逐商业利益,要实现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统一,①错误,②正确;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千秋,利在万代,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正确对待文化遗产,要把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项。

  (2014.北京东城模拟)2013年5~11月,第九届园博会在北京举行。锦绣谷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成为北京园林特色的典型代表。据此回答24--25题。

  24.锦绣谷的设计采用加拿大维多利亚市布查特花园“植物造景”的设计理念,景观设计取自 “燕京八景”,利用丰富的景观造型,艺术地再现了晴雪、叠翠、趵突、晓月、秋波、春荫、夕照、烟树的景观。这一设计遵循的原则是( )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解析:选D 锦绣谷的设计采用加室大维多利亚市布查特花园“植物造景”的设计理念,这体现了面向世

  界、博采众长,景观设计取自“燕京八景”,体现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所以这一设计遵循的原则是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A、B两项都是片面的,C项与题意无关:本题正确答案为D.

  25锦绣谷里实现“精准灌溉”,技术人员将谷内的每一棵树录入电脑系统,电脑系统就会根据树种、树龄等数据,判断出其“饮水量’’。同时还利用电脑自动监测系统,测算每棵树周围的降水量,以调整灌溉量,进而节水50%以上。精准灌溉( )

  A.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与变革

  B.是利用和改变规律的必然结果

  C.体现了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D.恢复了自然界原有的联系方式

  解析: A项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与变革的观点与题意无关:B项是利用和改变规律的必然结果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规律不能改变;D项恢复了自然界原有的联系方式与题意无关;精准灌溉体现了尊重规律和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本题正确答案为C.

  26(2014.北京东城模拟)2013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中,15位顶尖高手在激烈的比拼中不仅展示了中华汉字的无穷魅力,而且书写了传统文化的文明传递,让人受益良多。书写汉字可以( )

  ①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感受中华文化地域特色和融合趋势

  ④铸造起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汉字的地位和作用。15位顶尖高手在激烈的比拼中不仅展示了中华汉字的无穷魅力,而且书写了传统文化的文明传递,让人受益良多。书写汉字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①②入选;③与题意无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精神,并不是汉字,④错误。故选A项。

  27.(2014.北京东城模拟)未来时代,数据无所不在,网络无所不至。借助宽带提升信息消费水平,实现互联互通、融合创新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信息消费包括信息产品消费、信息服务消费和间接带动的其他领域的消费三个大类。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我国2013年1~5月信息消费状况: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信息消费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有何重要意

  义?

  (2)我国信息消费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网络基础设施有待提升,信息消费结构中“重娱乐型消费,轻生产型消费”的倾向严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为进一步推动信息消费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从2014年1月开始,将利用两年的时间,重点围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课题,在有条件的50个市(县、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结束时,择优评选“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市(县、区)”,进行示范经验推广。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推动信息消费发展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好试点和推广的关系?

  (4)宽带网络技术平台是提升信息消费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使用,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快了信息的网络传输速度,拓展了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使人们更为迅捷地接触到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汇与激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们青年学生应当如何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解析:第(1)问,材料限定为分析信息消费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意义,可调动和运用课本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等相关知识来描述和阐释信息消费,特别要注意理论与材料的准确有效对接.第(2)30. (2014.广东江门模拟) 2012年9月27日,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2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位于孔子故里的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位儒学研究专家参加。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①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性文化 ②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③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进而实现统一 ④整个世界文化的借鉴、交流与融合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表述错误,故选D项。

  31.(2014.吉林模拟)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活动,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在诵读中亲近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得益于( )

  ①汉字的发明与延续 中华文化的传承

  中华文化的丰富多样 社会发展的连续性

  A.B.

  C.D.

  解析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辉煌,是文化源远流长的基础。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故选B项西域的晕染画法在唐代传入中原,影响了汉族的美术。壮族妇女编织的壮锦,土家族妇女编织的西兰卡普,以及在布依、苗、水族等众多少数民族中流传的蜡染工艺,都与汉族的名绣相媲美并享誉中外。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比汉族文化更有特色

  B.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C.我国少数民族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D.汉族文化是由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组成的

  A表述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B项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故该题选B。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留给世界的印象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它往往建立在一些非常具体的事物上,比如我们输出的物质类、精神类产品,甚至包括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言谈举止。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含义相近的是A.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与民族自尊密切相关

  B.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深深影响着世界文化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

  材料是文化对民族的影响。A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故该题选A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 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中国特有的习俗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而逐渐演变。近年来,修坟茔、烧纸钱、放鞭炮等传统的祭扫形式逐渐被新的祭奠方式所取代,植树、送花、网上留言、缅怀先烈等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渐成时尚,共青团中央也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绿色、文明、感恩的清明节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1)清明祭奠方式及其演变体现了什么道理?2)根据清明祭奠方式的演变,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3)试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继承性角度说明保护民族传统节日的理由。

  解析本题以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1)清明祭奠方式及其演变体现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历史继承性和鲜明民族性、相对稳定性。(2)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可以从正确的态度、社会实践等方面分析。(3)保护民族传统节日可以从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意义、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等方面分析答案①清明节作为中国特有的习俗至今已沿袭了二千多年,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和鲜明民族性;②清明祭奠方式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逐渐演变,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①传统的祭奠方式被文明、科学的文化所取代,说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②清明习俗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而演变,说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必须立足社会实践,适应实践需要和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①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或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②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保护民族节日才能繁荣民族文化,为民族生存和发展奠定精神根基。我国很多地区保留着春节贴对联包饺子、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各自民族特有的习俗,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

  这些习俗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传统习俗属于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传承性,正是由于传统习俗的传承性和稳定性才使其得以保留下来。

  答案(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继承性。(2)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这些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3)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使得材料中的习俗能够保留至今。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活动,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在诵读中亲近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得益于( )

  ①汉字的发明与延续 中华文化的传承

  中华文化的丰富多样 社会发展的连续性

  A.B.

  C.D.

  解析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辉煌,是文化源远流长的基础。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故选B项西域的晕染画法在唐代传入中原,影响了汉族的美术。壮族妇女编织的壮锦,土家族妇女编织的西兰卡普,以及在布依、苗、水族等众多少数民族中流传的蜡染工艺,都与汉族的名绣相媲美并享誉中外。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比汉族文化更有特色

  B.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C.我国少数民族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D.汉族文化是由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组成的

  A表述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B项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故该题选B。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留给世界的印象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它往往建立在一些非常具体的事物上,比如我们输出的物质类、精神类产品,甚至包括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言谈举止。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含义相近的是A.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与民族自尊密切相关

  B.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深深影响着世界文化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

  材料是文化对民族的影响。A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故该题选A数字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传统出版业,它还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数字印刷、微博互动、5D电影、会跳舞的机器人……人们从这些数字产品中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魅力。这表明科技进步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动力

  文化创新的主要内容 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 B. C. D.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①说法错误;科技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推动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是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动力,②④ 正确;③错误。故选C项。

  以上就是“2015届高三政治必修单元练习”的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5届高三政治必修单元练习:第2单元】相关文章:

2015备战高考政治主干知识必背之经济生活

2015届高三政治必修2同步练习:第2单元(人教版)

2015中考政治要抓好基础理论复习

2015年高考时事政治应对全策略

2015中考政治知识点整理:十六个最

2015高考时事政治热点

2015年高考政治万能公式

2015年中考政治复习题:在集体中成长(选择题)

2015 高考时事政治热点

2015届高三政治必修2同步练习:第1单元

最新政治学习园地文章
热门政治学习园地文章
精品推广
同步练习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