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政治网 > 学习园地 > 解题技巧 > 2016高考政治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专题训练(含答案)

2016高考政治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专题训练(含答案)
来源查字典政治网| 2015-12-07 发表| 学习园地分类:解题技巧

学习园地

文化传承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行为意识和社会制度路径选择具有巨大影响,而文明进步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以下是高考政治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专题训练,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

1.春节期间,一段极具传统相声特点,又不乏现代元素的《满腹经纶》在网上爆红。古代典籍、诗词及传统艺术始终是贯穿节目的主线,而一个个古今中西结合的包袱,不断为观众制造笑果。该段相声的成功说明()

①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②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③文化创新应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④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题意表明,《满腹经纶》极具传统相声特点,又不乏现代元素,这体现了文化创新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扬,故①符合题意。一个个古今中西结合的包袱,不断为观众制造笑果,则表明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③符合题意。文化的多样性和优秀文化的作用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2.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在一些地方似乎成了一个悖论,拆了真文物,造了假古董的事件时有发生。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①文化应当在继承基础上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的矛盾不可调和 ③城市建设应做到统筹兼顾 ④城市建设要敢于推陈出新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拆了真文物,造了假古董反映了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悖论,这一做法实质上是割裂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没有认识到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故①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该做法把经济与文化对立起来,没有统筹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是错误的做法,故③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

3.2013年11月,首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召开。会徽(见下图)整体造型为具有立体感的地球形状,以最能体现岭南特色的荔枝红、芭蕉绿、珠水蓝为主体颜色,融合了世界广府岭南文化等视觉元素。会徽设计体现了广府文化()

A.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新辉煌

C.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D.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性

答案 D

解析 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汉字和史书典籍,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源远流长和时代性,故B、C不选;会徽设计体现了岭南特色表明广府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故选D。

4.台湾的不少路名,关键字都出自四书五经,如仁爱路忠孝路信义路等。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有的名片。路就是一面镜子,礼在路上。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海峡两岸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④传统思想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健康引领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四书五经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依然发挥着作用,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路就是一面镜子,礼在路上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①正确;②错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有的名片说明海峡两岸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所以③正确;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可能是健康有益的,也可能是消极落后的,因此④错误。

5.沙湾飘色,是流传于广州番禺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活动。解放前,沙湾飘色在三月三伴随北帝出游;解放后多在春节、国庆巡游;如今,沙湾镇逢年过节、大型招商、海外交流联谊等大型群众活动,都离不开沙湾飘色。此项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活动,并引来无数商机,成为联结海内外乡情的纽带。这表明()

①文化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错误,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能因此说它具有决定性作用;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创新的途径,所以②排除;成为联结海内外乡情的纽带说明③④正确。

6.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下列各项能印证这句话的是()

A.两岸三地在台湾北港朝天宫举行拜谒妈祖活动

B.中国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C.第五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北京举行

D.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完成主体封顶

答案 A

解析 材料表明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拜谒妈祖这一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两岸三地的联系,体现了文化对社会的作用,A项符合题意。B、D两项只是描述了两种科技活动,而没有体现科技对社会的作用,不符合题意。C项是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7.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的道路,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法是()

①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 ②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

③高举旗帜、引领先进方向 ④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

A.④―③―① B.①―③―④

C.①―④―② D.②―④―③

答案 C

解析 走下去体现深入基层,走进去体现深入人心,走出去体现加强文化交流,C符合题意。

8.2014年央视春晚,由匈牙利人演绎的舞蹈《符号中国》,以其独特的创意和充满中国元素的画面,令我们倍感亲切又耳目一新。这说明()

①各国文化既相互交流又逐渐趋同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 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匈牙利人演绎的舞蹈《符号中国》让我们倍感亲切,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②符合题意。舞蹈之所以让我们耳目一新,则是因为其把独特的创意与中国元素相结合,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重要作用,故④符合题意。各国文化逐渐趋同的表述是错误的,故①表述不当。材料没有涉及理论创新,故③与题意无关。

9.面对社会热议的英语高考存废之争,甲认为,废除英语高考可以拯救母语,提高国学素养;乙认为,废除英语高考不利于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不足之处在于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对立起来

B.乙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外来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C.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随着高考方案的改革,对外来文化的抵御将进一步增强

答案 D

解析 关于英语存废,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的说法。甲认为废除英语高考可以拯救母语,提高国学素养,把母语与英语对立起来,即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对立起来,故A是对甲观点的正确认识,不符合题意。乙认为废除英语高考不利于国际型人才的培养,认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即看到了外来文化的积极影响,故B是对乙观点的正确认识,不符合题意。C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故不符合题意。对外来文化抵御的做法是错误的,故D符合题意。

10.《中国好声音》总导演金磊认为,对于音乐产业来讲,原创力是它的发展源头,原创力量不足,产业必将疲软。金磊表示,如果《中国好声音》能办5年,那么《中国好歌曲》能办50年。《中国好歌曲》能走的更远,体现了()

①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中国好歌曲》的创新是对舶来品《中国好声音》的否定和革命批判

③《中国好歌曲》的创新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直接提高综合国力 ④文化形式的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创新的意义,①④符合题意。③错在直接提高综合国力。

11.中国只有将文化推向世界,获得认同,建立正面的国家文化形象,才能取得世界的信任和尊敬。要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必须()

①增强文化竞争力 ②继承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 ③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④博采众长,全面吸收外来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必须增强文化竞争力,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①③符合题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②④错误。

12.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能引起巨大的反响,就在于它把抽象的文化用饮食这种贴近生活的方式展示出来,成功地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情感,践行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发掘和弘扬。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需要()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体现时代精神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改变规律,彰显个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情感,这既继承了传统,又体现了时代精神,从而实现了文化创新,故②③正确;题干没有指向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①不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人们不能改变规律。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 2013年8月7日,第四届中俄文化大集在中俄双子城黑河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同期开幕。中俄文化大集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品牌,活动规模不断提升,内容形式愈加丰富,影响力和参与面逐步扩大,已发展成为两国跨境文化贸易和区域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以本届活动举办为契机,两国进一步发挥文化在友好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双方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材料二 中俄关系由来已久,在发展中尽管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曲折和困难,但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为中俄两国的发展,为世界和地区的繁荣稳定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2013年3月,中俄签署《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使中俄关系不断深入。中俄要做伙伴而非对手是双方共同利益的需要,已成为双方的主流民意,是世界和平与繁荣的期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1)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加强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2)用文化传承的知识回答,应如何进一步加强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3)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俄为什么要合作,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答案 (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加强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加强两国互利合作,推动两国友好往来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2)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两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②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相互吸收有益的文化成果。③中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我们既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俄罗斯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俄罗斯。

(3)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俄两国存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共同利益决定了两国要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俄合作可以发挥独特作用,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中俄加强合作,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要求。

解析 本题以中俄关系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第(1)问实质上是考查中俄文化交流合作对中国的重大影响,主要从文化的实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和文化与综合国力等角度切入;第(2)问的知识范围是文化传承,应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相互借鉴及双向交流等角度切入。第(3)问,中俄合作的原因最根本的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等也是重要因素。

14.材料一 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南端的台儿庄,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唯一保留了明清时代运河村落风貌遗存的古城。这座运河古城在二战中被摧毁后,剩下古运河码头、古驳岸、忠和堂药店等部分遗存,其中忠和堂药店仅有部分外墙存在,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现已整修)。

材料二 英国人向来以固守传统而闻名,古城保护概念深入人心。位于伦敦北大约200公里的地方,有座始建于公元前71世纪的小城叫约克,被称为英国的历史书。它见证了英格兰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经过整修后它以其古老的历史积淀和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发展获得了最受欢迎城市,最适宜居住城市等荣誉。

材料三 2013年10月,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浙江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重要批示。有关专家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继承工作,通过它们了解华夏文明的文化密码和历史细节,一个民族不能失去文化的记忆。

(1)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一个民族不能失去文化的记忆的理解。

(2)结合材料,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与继承工作。

答案 (1)①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就没有文化的发展。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根基。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几千年来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实现国富民强,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之源。

(2)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从国情出发,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发挥其积极指导作用。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继承中要提高全民族的文保意识,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否则就会失去中华民族的根基。②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坚持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继承中要立足长远,着眼于未来,把握它的整体性,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合理安排。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传统村落的保护既要借鉴外国、外地经验,又要突出本地文化的特色,尊重文化多样性,因地制宜,不能千城一面。④价值观有导向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选择和判断,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中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人为本,解民之忧。

解析 本题围绕传统文化的保护,考查文化和哲学的相关知识。第(1)问我们首先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特点的角度分析说明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就没有文化的发展;其次我们可以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说明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根基;我们在作答时要注意结合材料,认真研读设问,还要答出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作用。第(2)问考查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哲学措施,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发散思维,联系材料,结合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认识来作答。如,借鉴英国经验,同时结合我们自己的特点,即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从目前我国大量传统村落、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的现状以及国人只重经济,只看眼前的狭隘思想意识可知,我们应从国情出发,树立正确思想意识、价值观、价值选择等;又如台儿庄等一些历史名城的保护要结合历史,考虑历史保护对现在及未来的影响(作用),传统村落保护要考虑整体性,统筹安排,才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则需要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高考政治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专题训练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政治网预祝考生可以金榜题名。

【2016高考政治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专题训练(含答案)】相关文章:

2015中考政治备考:4月国内国际政治时事热点总结(国际)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浅析

七步骤教你高考政治规范化答题

高考政治易犯错误分析

2015年中考政治复习题:学会选择

2015中考政治知识点整理:十个前提

2015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2015年5月12日高考政治时事(国际)

高考政治试题常用的解题思维方法

2015中考政治复习指导:政治概括题解题方法

最新政治学习园地文章
热门政治学习园地文章
精品推广
解题技巧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