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政治网 > 学习园地 > 知识总结 > 高二政治要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知识重点【人教版】

高二政治要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知识重点【人教版】
来源查字典政治网| 2017-11-07 发表| 学习园地分类:知识总结

学习园地

高中学生仅仅有想学的念头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为大家准备了要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知识重点~

【要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知识重点】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二者的区别是:

第一,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根本区别);

第二,感性认识是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到的,理性认识则必须通过人的抽象思维而获得;

第三,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二者的联系是: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就不会产生理性认识。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认识,否则,理性认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是主观自生的东西。另外,从认识的不同层次来看,作为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只有通过感性认识才能获得。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一观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中的唯物论。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认识的目的在于用获得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因此,必须使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在现实的认识过程中,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两者总是交织在一起的。

第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无论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最终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2.现象、本质和规律的关系

(1)区别:

现象 本质 规律

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是事物的个别的东西 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

是多变的 是相对稳定的

能够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2)联系: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存在于大量的现象之中,大量合乎规律的现象是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表现形态。无论真象还是假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对现象的认识有助于对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但不能代替对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总之,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3.真象和假象的关系

(1)二者的区别:第一,二者表现事物本质的方式不同。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表现本质。第二,假象比真象带有更大的迷惑性。

(2)二者的联系:第一,二者都属于现象,是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第二,二者都与本质相联系。第三,二者都是客观的,属于物质范畴,都可以被认识。

4.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任何事物都是客观地、普遍地存在着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一方面,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且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另一方面,现象又总是从特定的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它的存在和发展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在客观事物中,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或者不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

根据对事物的不同表现方式,现象可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指那些从正面直接表现事物的本质,和本质直接一致的现象。假象则是指那些以否定的方式或者从反面歪曲地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假象虽是一种与本质对立最为明显、最为突出的现象,但它也是为本质所决定的,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只不过它是以否定的方式从反面来表现本质,并掩盖本质。列宁曾经指出“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就是说,假象与真象一样,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总之,真象和假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表现本质。而假象比真象带有更大的迷惑性。因此,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必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现象上,更不能被假象所迷惑。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现象和本质的正确说法有( )

A.现象是事物个别片面的属性,本质是事物整体全面的属性

B.现象是变化的,本质是不变化的

C.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D.现象可以被感知,本质则不能被认识

2.战争中常用“声东击西”的策略,从哲学上讲( )

A.“声东”是假象,假象不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B.“击西”是真象,是人脑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C.“声东”和“击西”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D.“声东”是错觉,“击西”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表现

3.“万变不离其宗”的哲学含义是( )

A.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B.现象是本质的表现,现象的变化再多也要表现本质

C.现象与本质的存在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D.现象是具体的、表面的,本质是抽象的、内在的

4.近年来,看相算命、巫医、巫术等封建迷信的沉渣泛起,对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封建迷信( )

A.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片面的

B.是主观的东西,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的

C.与科学的认识是对立的

D.只反映事物的现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

5.“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而为慢者,有外廉谨而内无至诚者。”这段话告诉我们( )

A.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是无法达到统一的

B.通过现象认识本质是必要的

C.真象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假象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D.事物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事物的现象是多变的

6.“现象的根据就在于本质。”这一说法强调( )

A.现象与本质的区别 B.现象是本质的反映

C.本质不等于现象 D.本质离不开现象

7.锯刀锯木,其温度在升高;火炉烧水,水温在升高;春夏秋冬气温在变化。在这些热现象中存在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即大量的实物粒子无规则地运动。这说明( )

A.不同的现象反映不同的本质

B.不同的本质表现不同的现象

C.本质决定现象,本质相同,现象也一定相同

D.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8.“固步自封,浅尝辄止”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否认了认识要不断地扩展、发展和推移

C.否认了感性认识要发展到理性认识

D.否认了认识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9.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任务是( )

A.占有大量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 B.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

C.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加以修正和完善

10.第二次飞跃是指 ( )

A.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D.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的过程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现象与本质的区别有( )

A.本质和规律比现象更正确和可靠

B.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及内部联系

C.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和规律是相对稳定的

D.现象能为人的感觉器官所感觉,本质和规律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12.我们之所以把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为认识的根本任务,这是因为( )

A.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B.认识了共性才能认识个性

C.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D.完成了认识的根本任务,才能达到认识的目的

13.科学理论和真理之所以能够预示事物发展的方向,这是因为( )

A.它们都是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

B.它们都揭示了事物的内部矛盾和事物发展的动力

C.它们都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它们都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14.旅行者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城附近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在这里几乎所有的指南针都不再指向真正的南北。直到1923年在这个地区果然发现了非常丰富的磁铁矿。这件事告诉我们( )

A.现象不一定都反映事物的本质

B.通过现象认识本质需要一个过程

C.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一定表现为现象

D.事物的本质相同,但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15.人们的感性认识应当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因为( )

A.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对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感性认识具体、生动、形象;理性认识抽象、间接

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可靠

三、简答题

16.认识的两次飞跃是什么?为什么说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

四、辨析题

17.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所以,认识了现象也就认识了本质。

五、论述题

18.“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到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一进门就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

(2)为什么“一进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

(3)怎样才能做到“一进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C 5.B 6.B 7.D 8.B 9.C 10.C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BCD 12.AC 13.BC 14.BC 15.BD

三、简答题

16.(1)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是因为: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目的和归宿。只有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才能完成改造世界的认识目的,认识也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四、辨析题

17.(1)现象和本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本质离不开现象,现象是本质的表现。(2)现象和本质又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片面的、多变的,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是相对稳定的东西,只能用理性思维把握。(3)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4)题中的观点只看到了现象与本质的联系,抹煞了两者的区别是不科学的。

五、论述题

18.(1)现象与本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和规律的表现,因此,认识事物只能从现象人手,只有以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通过积累十分丰富的和可靠的感性材料,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即理性认识。

(2)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因为:第一,从现象与本质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并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因为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片面的、多变的;而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第二,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第三,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3)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必须做到:第一,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此外,还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同学们是不是有着聪明的头脑呢?接下来,要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知识重点来供同学们练习从而巩固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大家一定要认真做哦!

【高二政治要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知识重点【人教版】】相关文章:

2015高三政治复习:构建知识体系练习实际

2015中考政治知识点整理:“两个”字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部分最全知识点总结

2015高考政治时事热点预测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政治科学发展观的主旨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辨析题的类型及解题技巧

2015中考政治知识点整理:“核心”相关知识点

高中政治:关于“分配制度”的几个误区

最新政治学习园地文章
热门政治学习园地文章
精品推广
知识总结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