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政治网 > 学习园地 > 知识总结 > 高一思想政治第一学期知识点总结

高一思想政治第一学期知识点总结
来源查字典政治网| 2015-09-24 发表| 学习园地分类:知识总结

学习园地

  我们的经济生活

  1、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交换是经济活动的流通过程。分配是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而决不能偏离这个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的一切建设事业,都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3、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进一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

  (1)以人为本,就是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生产力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要立足我国经济不发达的现实条件,顺应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迅速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快速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既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又有力地促进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全面提高。

  5、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学习和运用经济知识,用“经济眼光”分析问题

  所谓“经济眼光”就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都要从经济上进行分析,要有“经济头脑”。我们不仅要学会看经济背景,而且要学习算经济帐,还要懂得经济法规。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1、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社会的存在要以社会生产为基础。

  (2)社会发展也要以社会生产为基础。

  2、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1)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2)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土地、水源、森林、矿藏等在内的自然资源。

  土地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具有不可再生性特征。

  (3)资本。在现代社会生产中,资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资本通常有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和商品形态。(1-3实体性要素)

  (4)经营管理。这种对其他要素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就是经营管理。(联结性要素)

  (5)科学技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表现在:

  第一,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台理的利用,并使产品的质量更高,性能更优。

  第三,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清洁生产,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地进行。科技进步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突出,充分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渗透性要素)

  各种生产要素缺一不可,只有合理地搭配组合在一起,才能进行现实的和有效的社会生产。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着两个方面的关系:一个方面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表现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这就是生产力;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即在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发生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联系,密不可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不是人们随心所欲的结果,而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2)生产关系形成后,它又会反作用于生产力。一种生产关系如果能调动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它就会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促进作用;当一种生产关系或者其中的有些环节压抑了人们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时,它就会束缚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候,它就需要作变革或调整了。

  4、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国民经济信息化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其本身也成为新型工业化的一个标志。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是:(1)科技含量高;(2)经济效益好;(3)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4)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所谓信息化,就是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学技术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

  5、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密不可分。首先,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其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联动和相互促进,是中国最终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一个国家的GDP,称为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地区的GDP,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GDP是一个重要的统计指标。一国(或地区)GDP的总量,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而人均GDP则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通过统计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的价值在GDP中所占比例的变化,还能反映出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6、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

  (2)要让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科学化、规范化。

  (3)要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4)要通过积累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7、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经济增长的根本意义,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充分的福利和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8、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离不开社会积累

  (1)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开了积累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积累就是指把新创造的财富中的一部分转化为社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准备和物质准备的过程。社会积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2)社会积累基金主要来源于三条渠道:①政府的财政渠道。②企业的利润留成。③居民的一部分消费基金的转化。

  第二课: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1、个人收入与可支配收入

  在总收人中,扣除需要缴纳的税收和社会保障金的余下收入是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

  个人总收入一(税收+社会保障金):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

  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同时,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我国目前推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课题。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

  3、决定家庭消费和储蓄比例的因素

  决定家庭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应从各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出发,但通常需要考虑两个因素:(1)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2)消费者的年龄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预期未来收入提高时,在当期增加消费、减少储蓄;预期未来收入将会减少时,则在当期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除此之外,社会消费风尚、利率和物价水平等许多因素,也会对人们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发生影响。

  4、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直接关系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适度消费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指与国情及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气相适应的消费。

  5、影响生活质量高低的因素

  一个家庭拥有的消费资料和服务产品的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反映的是消费水平的高低,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但是,生活质量的高低除了与物质消费水平密切相关外,还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

  (1)与精神消费状况相关。受教育、听音乐、看电影、社会交往、游山玩水等等,都属于精神消费。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一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2)与闲暇时间的多少有关。闲暇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它是消费者享用自己的收入和进行文化、娱乐、交往活动的时间。

  (3)与生活环境有关。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6、适度消费的作用

  (1)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

  (2)促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7、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提倡艰苦朴素

  艰苦朴素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优良品质。

  (1)提倡艰苦朴素,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实现我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

  (2)提倡艰苦朴素,有利于我们青少年的链康成长;

  (3)提倡艰苦朴素,有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8、消费结构及分类

  消费支出的不同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了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

  (1)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生存消费是指维持生命存续所必须的消费,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消费;享受消费是指为了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进行的消费;发展消费是指为了求得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而进行的消费。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难以截然分开,相互之间的界限是相对的、变动的。

  (2)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物质消费是指满足生理需求的消费;精神消费是指满足精神需求的消费。

  (3)耐用消费品消费、非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消费品分为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凡是在消费之后,消费品被消耗掉的,就是非耐用消费品;而在损坏之前可以供人们长时间使用的消费品,就是耐用消费品。除了购买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进行消费之外,人们还需要支付费用接受各种眼务,这就是服务消费。

  (4)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自给性消费是不通过市场交换、不支付费用的消费;商品性消费是通过购买商品或付费接受服务进行的消费。

  9、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首先发现食物消费比重随收入增加而减少。人们把这种变化趋势称作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消费支出总额)×100

  由于思格尔系数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因此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已被广泛地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家庭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高低。

  10、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从低层次的消费结构向高层次的消费结构转化。消费结构的这种进步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主要表现为:

  (1)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2)物质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精神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3)日常消费品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4)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商品性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5)消费结构的进步还突出表现在食物消费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即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12、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要学会合理消费,提高消费的效益,一方面要学一点有关消费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刚要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13、消费的弹性和刚性

  合理安排不同的消费项目,需要了解消费需求的“弹性”。某种消费品人们对其的消费取决于它的价格则较为弹性。但有些消费支出项目,不论它们的价格和家庭收入发生了什么变化,人们对它们的消费支出都差不多,这些项目的弹性就比较小,也可以说这些方面的消费具有剐性。

  14、常见的不健康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是指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的、违反精神文明的,或者影响合理消费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15、生活中常见的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主要有:

  (1)攀比心理,表现为追求“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全然不顾自身的收入水平和条件,也不管这样消费对自己合适不合适;

  (2)炫耀心理,表现为追求的是“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并以此作为荣耀;

  (3)从众心理,表现为顺从社会大众的消费潮流,仿效多数人的消费行为;

  (4)逆反心理,表现为排斥社会大众的消费潮流,拒绝循规蹈矩,追求与众不同。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成熟常表观为:冲动购物;缺乏自制力;自觉不自觉地将粥物作为宣泄情绪、疏解心理压力的手段。

  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会导致不良的消费习惯,不良的消费习惯将形成不合理的消费结构,从而影响消费的总体效益。

  16、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要特剐强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关系中,一般来说,经营者处于强势地位,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这是因为:

  (1)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对消费对象(商品或服务)所掌握的价格、质量、成本等方面的信息,远远不如经营者。

  (2)消费者一般是个别消费的,而经营者多数是有组织的法人。经营者往往拥有技术、法律、关系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拥有广泛的信息渠道和社会关系,拥有雄厚的资金。

  因此,在信息收集、交易条件分析和决策上,以及在商品服务质量检测和谈判交涉时,消费者无疑处于弱势地位。 正因为消费者与经营者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要特别强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7、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是一种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是一种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消费者是货币的所有者,经营者是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没有经营者,就没有可供消费者消费的对象;没有消费者,经营者就无法经营,更不可能实现赢利。

  18、维护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意义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消费者与经营者良性互动、实现“双赢”。

  19、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有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受尊重权、获得赔偿权。此外,消费者还有权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计量、经营作风、服务态度等提出意见,有权举报经营者的侵权行为和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大众传播媒介反映;并享有获得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知识的权利;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基于消费者的相对弱势地位,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给予了消费者特殊的保护,但并没有给消费者不正当维权的权利。

  20、消费者要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国法律规定了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多条途径,便于消费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解决争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协商和解达成的协议是一种私下约定行为,并无法律效力。

  (2)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但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不是解决消费者争议的必经程序,当事人不愿意调解或者调解不能达成协议,以及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都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3)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诉。如果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涉嫌违反法律、法规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经营者的违法违规行为有行政处罚权。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当事人不能就此再向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书具有法律效力,经营者不履约的,消费者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是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最有权威的方式。

  第三课: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

  1.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通常被称为“广义农业”。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起着基础的作用:

  (1)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生产,特别是其中的粮食生产直接关系着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除了提供粮食,解决人们吃饭问题外,还为城乡居民提供大量的副食品。

  (2)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农产品原

  料,为工业品提供重要的市场,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富余的劳动力,为国家建设提供相当多的资金积累。

  可见,人民生活的改善,国民经济的增长,最终都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我们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

  3、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两个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最基本的部门,它们构成了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

  4、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的水平。工业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1)工业为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其中尤以提供物质技术装备的作用最为重要。

  (2)工业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除去食品工业产品外,主要满足人们的“穿”和“用”。

  (3)工业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5、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它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活动的各种行业的总称。第三产业一般不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因此也称为广义的服务业。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当代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6、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2)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

  (3)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7、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我国正在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谋求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推进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道路是完成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这就是改造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和法律服务等行业,积极发展国际服务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8、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

  (1)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2)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3)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物质财富增多,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充足的物质条件。一方面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丰富的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9、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是密切联系的。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必然发生相的变化。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富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丈批富余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

  10、劳动者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式多种多样

  (1)就业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男16—60周岁,女16—55

  周岁)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的社会职业。

  (2)在我国改革开放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劳动者选择职业的范围

  是极为广阔的。劳动者的就业途径多种多样,无论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工作,还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都应视为就业。

  (3)劳动者的就业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固定工、季节工、临时工{小时工、轮岗工等。

  11、劳动者要正确解决择业问题

  就业是个人进入社会并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新起点,职业选择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环节。正确选择职业将为个人一生的顺利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12、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就业与创业密不可分。人们可以在就业过程中创业,也可以在创业过程中就业。

  实践表明,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提高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是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3、劳动者要正确解决择业问题 ,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既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2)既要考虑经济待遇,更要有精神的追求。

  (3)既要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考虑自身的主观条件。

  14、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在我国,劳动者的权益是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并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和物质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我国的《劳动法》依据《宪法》对劳动者享有的权利作了具体的规定。

  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_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2)取得劳动报酬;(3)休息休假;(4)获得劳动保护;(5)接受职业培训;(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8)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15、我国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义务

  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劳动者的义务是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依据《劳动法》规定,我国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义务有:(1)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职业技能;(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5)遵守职业道德。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两者是统一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

  16、劳动合同制度与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制度是我国一种法定的用工制度。《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签订劳动合同,目的在于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书面合同形式确定下来。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17、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在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常常会因劳动权利、义务问题产生矛盾引起争议,即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种。

  (1)协商是争议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自行协商解决争议。协商只是劳动争议处理的一种选择程序,而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调解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在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支持下,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用民主协商的方法解决争议。调解方式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也不是必经程序,当事人一方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于调解不成后再申请仲裁。

  (3)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实行公断与裁决。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最重要的环节,是法定的必经程序。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实行一裁终裁,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指劳动争议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后,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劳动争议的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

  第四课: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

  1、财政和财政收支

  (1) 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活动。

  (2)国家要履行她的职责,完成它的任务,必定要有财力上的保证。国家通过征税等所取得的收入,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有多种方式可以取得,主要有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和债务收入等。

  (3)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对所获得的收入进行开支,就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划分,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

  2、国家安排财政收支的原则

  (1)国家每年度的财政收入,应当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按照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的原则来安排。

  (2)国家每年度的财政支出,应当根据有可能实现的财政收入,分轻重缓急来安排,量入为出,尽力做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财政支出过多地超出了财政收入,或者财政收入过多地超出了财政支出,都会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

  (3)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国家要制定科学的财政计划,并切实保证计划的贯彻落实。只有保证国家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才能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3、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关系上,经济发展是源,财政收入是流;经济发展是根,财政收入是叶。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能叶茂。只有经济发展,才能广辟财源,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财政收入保证国家职能实现,在财政收入上保证国家的权威,把该收的坚决收起来十分必要,这是保证人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客观要求。

  4、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辩证统一关系

  (1)财政收入的规模决定财政支出的规模,有收才有支,多收才能多支,少收只能少支。

  (2)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目的,财政的合理支出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又能为增加财政收入创造条件。

  5、财政的重要作用

  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财政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2)财政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3)财政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财政为巩固国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也是我国组织财政收支的出发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创造社会财富,而社会财富的创造,离不开财政的支持。社会财富分配是否公平,也离不开财政工作,财政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

  为了使财政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而要增加财政收入,最根本的是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6、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财物的一种形式。行使征税的主体是政府。只有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才能行使征税权。征税对象为社会成员,包括公民个人和各类经济组织。

  征税是政府依靠法律规定的条件和标准,把一部分社会产品集中到国家手中,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分配使用,以实现国家职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7、税收的构成要素和种类

  (1)国家的税收制度由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①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公民),也可以是法人(承担纳税义务的组织)。

  ②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东西或行为要征税。征税对象,是国家征税的根据,是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③税率,是指对某种数量的征税对象应征收多大比率的税额。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它的高低及调整直接体现了国家政策引导的方向和宏观调控的意向。

  (2)在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的主要税种

  有: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关税等等。

  8、税收的基本特征

  (1)强制性。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强制征收的。

  (2)无偿性。国家征税后,税款为国家所有,不再归还纳税人,也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

  (3)相对固定性。国家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征税的范围和标准等,非经国家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随意改变。

  税收的单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这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基本标志。

  9、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我国的税收,不论是用于经济建设,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还是用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防,都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广大人民群众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因此,我国的税收在本质上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10、我国税收的作用

  (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我国的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税收成为国家最稳定的财政收入,使国家实现其职能具有切实的物质保证。

  (2)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以税收为手段,通过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的确定和具体的税收征管,可以促进生产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稳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3)税收是国家实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国家通过税收可以了解和掌握国民经济运行的态势,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可以通过税收征管工作,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配合政法、工商部门,维护财经纪律,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1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依法纳税的意识,将自觉纳税看成是公民的社会责任。

  公民依法纳税,既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公民要努力培养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勇于协助税务部门维护国家税收,与破坏征税

  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以维护税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12.纳税人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

  (1)按照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承担的义务主要有:纳税申报的义务;及时提供信息的义务;按时纳税的义务。

  (2)纳税人在履行依法纳税义务的同时,也享有税法规定的权利:及时获取税法信息的权利;监督税务部门工作的权利;纳税人信息资料的保密权利;了解和监督税款如何使用的权利。

  13、提倡诚信纳税

  我们在坚持依法纳税的同时提倡诚信纳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诚信,有两层含义,—个是诚实、不说谎、不虚伪;另一个是讲信用。在经济学看来,诚信是基于人们共识的一种契约,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应遵守的“游戏规则”,它通过履行承诺雨取得公众的信任。

  我们要树立诚信纳税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风尚。国家要健全诚信纳税的机制,一方面纳税人能够自觉地按照税法的规定申报自己应缴的税,另一方面税务机关按照税法为纳税人创造一个简便、公开、透明的缴税环境。

【高一思想政治第一学期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2015中考政治知识点整理:“两个”字知识点

高中政治解题方法

中考政治重点:初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2015中考政治知识点整理:9个重点及重要

2015备战高考政治主干知识必背资料

高考政治学习方法:不能靠死记硬背

高中政治的基本学习方法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全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

最新政治学习园地文章
热门政治学习园地文章
精品推广
知识总结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