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政治网 > 政治教学 > 政治教学 > 遵从规律收得硕果

遵从规律收得硕果
来源查字典政治网| 2015-12-03 发表| 政治教学分类:政治教学

政治教学

正确的认识,科学地顺应、驾驭、利用经济规律,来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几十年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实践之后的更高层次的慧语。高一经济常识的内容,就是紧紧扣住这一点展开的。在高三复习经济常识时(高一阶段,学生还未学“规律”),师生以经济规律为轴心,“穿、联、展、拢”课文中相关的知识;“识、析、论、证”国家最新的大政方针,收到事半功倍、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教学提纲如下:

一、社会经济运行基本规律: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必然联系

1.原理:生产力决定反作用生产关系。

2.要求:(1)对旧生产关系的彻底变革,对新生产关系的局部变革,都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2)衡量生产关系任何环节变革的成效,都要以生产力为标准。

3.差距:(和规律的要求之差距)生产关系某些环节,超前于现实生产力。

4.社会的循规运作:(即如何改革,后简称“运作”)从生产力关系三层面入手,变革所有制体制、经营管理体制、分配体制。

5.意义:(1)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和状况(总体水平较低且不平衡),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巩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二、生产关系内部三层面、三套体制之间的必然联系

1.原理:占有体制决定反作用经营管理体制决定反作用产品分配体制

2.要求:三套体制的建构要配套,需层层适应。(才能从总体上、从根本上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3.(略)

4.运作:(1)建立并不断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体制)。(2)建立并不断完善以承包责任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经营管理体制。(3)建立并不断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体制。

5.意义:(1)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储主体地位。(2)保证了三套体制各自社会作用的充分发挥,推进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三、社会成员、经济单位之间物质利益的必然联系

1.原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经济单位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平等且相对独立的物质利益。

2.要求:(1)社会须认真协调其间关系。(2)社会要确保各自正当利益的公平获得。

3.差距:由于曲解了“平等”、“公平”的社会主义性质,致使全社会平均主义、“大锅饭”盛行。

4.运作:(1)发展并规范社会主义商品(交换)经济。(2)把不同所有制下的经济单位全部推向市常(3)强调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鼓励公民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而致富;鼓励企业通过正当合法途径获取更多利润。(4)建构遵从价值规律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制约、引导社会成员,通过等价交换实现各自利益。(5)确立科学的分配体制,制定并贯彻科学的分配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积累、消费基金统筹兼顾原则;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顾原则;“按劳分配”原则……),引导全社会公平分配,以保障公民、经济单位各自利益的获得。

5.意义:

(1)调动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积极性,调动了各层面劳动群众的积极性。

(2)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平,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促进了全社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劳动者素质(特别是科技素质)和社会生产、经济增长之间的必然联系

1.原理:劳动者素质是社会生产、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基础因素;社会生产水平及其决定的社会消费水平,又决定劳动者素质。

2.要求:(1)建构完备的社会综合、系统工程,培育、提高劳动者素质。(2)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

3.差距:素质培育步伐较慢;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

4.运作:(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向集约型转移),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结构合理的)消费水平。(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培养公民的民主观念、法制观念、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等等。

5.意义: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推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又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创造了条件。

五、劳动者积极性和社会生产、经济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

1.原理: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力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经济水平、公平程度及其决定的公民消费状况,又是劳动者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2.要求:建构完备的社会综合、系统工程和层层机制(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培育激发劳动者积极性。

3.差距:生产关系建构的失误,生产力要素配置的失误所导出的“铁饭碗”、“铁椅子”、“大锅饭”、“大拥班”、“人浮于事”……“一手软”之误;生活水平提高缓慢……这些因素,对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都起到不同程度的负面作用。

4.运作:(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的交换分配体制,贯彻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3)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帮助公民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4)探索并采纳现代科学的经营管理形式。

5.意义:调动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又进一步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六、国民经济整体和局部、局部和局部之间的必然联系(结构的有机性)

1.原理:社会生产进入社会化阶段,社会各产业、各部门……之间,进一步构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

2.要求:社会经济部门健全;社会经济结构合理。

3.差距:一、二、三产业及其内部各层面关系还不协调,第三产业滞后尤为突出。

4.运作:(1)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2)贯彻优化产业结构方针:在宏观方面,要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微观方面,要落实联合、兼并、破产之策,强化优胜劣汰机制,促进现有企业优化重组;严把投资关,避免三重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增量资产结构合理。

5.意义:经济结构的科学化调整,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社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七、生产力内部:人物要素之间、物物要素之间(经济资源之间)的必然联系

1.原理:社会生产进入高度分工化、专业化、社会化阶段,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程度步步加深。

2.要求:经济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合理配置。

3.差距: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社会劳动多有浪费,供给需求难以平衡。

4.运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作用。

5.意义:使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八、社会产品(商品)交换现象中的必然联系

1.原理:(1)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之间存在着平等、独立的经济利益关系。(2)(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决定→价格,价值规律指挥下的市场(价格)竞争,牵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要求:社会全部经济活动(包括国家宏观调控)都要遵循价值规律。

3.差距:(1)改革前的国家定价,改革初的价格双轨,都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价值规律的要求。(2)劳动者在各自创造的价值面前的平等,没能充分实现。

4.运作:(1)培育统一开放的、完备的市场体系,使商品化的各类经济资源能在市场自由流通。(2)建构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以价值规律为准则的市场竞争机制。

5.意义:(1)(课文)价值规律的作用(略)。(2)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结构的合理构建。(3)保证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劳动者平等、独立的物质利益的获得,调动了积极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九、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之间的必然联系

1.原理:生产决定反作用消费生产面向适应消费

2.要求: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发展生产,保障消费(供给);科学地、适度地消费,牵动、引导生产。

3.差距:(1)由于生产安排(经济结构)不合理,某些产品供给大于需求,大量积压;某些国计民生必须品,还不能满足需求。(2)不顾国情的超前消费和奢靡消费现象滋生。

4.运作:(1)优化产品结构,建构科学机制,解决重复、盲目生产问题。认真积极地组织以满足(正常)消费为目的的社会生产。(2)着意培养公民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适度消费。(3)建构科学机制,制约不适度消费,引导正常消费。

5.意义:(1)有利于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解决。(2)保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使人民生活逐步提高。(3)促进社会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推动社会进步。

十、现代生产力要素的国际间的必然联系

1.原理:现代社会分工、现代商品经济、现代科学技术、人类共同利益、资源分布特点……使世界各国经济、区域经济构成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

2.要求:生产要素(人才资源、物产资源、技术、资金、产品等)在全球范围内形成通畅交流和有机配置。

3.差距:由于曲解“自力更生”方针(也有其他原因),使新中国30年间经济建设一直在半封闭状态中进行。

4.运作:(1)把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全面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2)加强经济各领域、各部门、各环节的国际合作,实施生产力各要素的国际交流。

5.意义:(1)我国经济大踏步走向世界。(2)(课文)对外开放的意义(略)。

【遵从规律收得硕果】相关文章:

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丰富多样的情绪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遵循法律而生活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案例教学法

浅议初中政治课的创新教育

政治课堂中的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谈谈政治课教学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自我新期待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最新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热门政治政治教学文章
精品推广
政治教学推荐

学科中心